第367页

啧啧啧,如果不是知道陈建章的为人,齐政肯定会认为他是牛皮吹破天了。

齐政忍不住问道:“好吧,我相信海藻肥有你所说的诸多优势。但一般来说,这样的产品,成本会低到哪儿去?”

陈建章毫不意外:“相信我,如果你见识了变异浒苔的生长和产量,你就对生产海藻肥的低成本有信心了。”

“这些年,我国近海海域不是因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形成适宜的藻类异常繁殖的水体环境,进而致使近年赤潮发生频繁吗?栽培这种变异浒苔,不仅能从海里淘‘肥’,还能有效改善近海水质。”

齐政呵呵:“……你说得很有道理,我只有最后一个疑问:你就不怕这种变异浒苔流出去进而引发绿潮?”

虽然在今年之前,国内还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绿潮”。但浒苔等大型绿藻规模化增殖生长引发的绿潮,是国际沿海地区常见的海洋生态现象。在欧洲,“绿潮”泛滥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了。丹麦的罗斯基勒湾、荷兰的威斯海礁湖以及意大利威尼斯,都遭受过以浒苔和石莼为代表的绿藻的大规模袭击。

只见陈建章笑得一脸奸诈:“不怕!因为,这种变异浒苔,在繁殖上是可控的!”

……

第311章 利国利民的海上“草原”

3月底,苏北海域外。

苏省海洋局海洋学家姚建益风尘仆仆而来。

姚建益多年来一直从事海洋生物生态研究。去年,在我国南黄海局部海域首次观察到大型绿藻形成的绿潮现象,但规模不大、影响区域较小,沿海地区共处理绿藻不过6000吨。不过他不敢怠慢,此后做了大量研究浒苔的实验。

在他的研究中,苏北沿海大量陆源输入造成的近海营养盐持续增加,为绿潮大规模爆发提供了营养物质基础。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浒苔复杂多样的繁殖方式、较强的光合固碳效率和营养盐吸收能力,使其在黄海特定的温盐和光照条件下呈现出极强的生存竞争优势——也就是说,绿潮大规模爆发的风险极高。

因此他在听到嘉谷开展浒苔养殖项目后,马不停蹄地赶来了。

又几经辗转,终于坐船来到了嘉谷“海洋牧场”所在海域。

这已经是较为远离海岸的海域了。上万亩的海域,远远望去,一排排养殖的塑料浮球随波飘荡,清澈的海洋下,草绿色的浒苔翩翩起舞,恍若一片海上“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