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页

甘禹县内人多地少,即使是贫瘠的山区,也有人开发。但是没有合适的产业,收入可想而知了。

一半地区步入小康,另一半却是贫困区,这就是甘禹县的现状。

在一番调查研究及市场考察之后,甘禹县政府发现,山区丘陵地带大量因“酸、瘠、粘”被荒置的红黄壤山地,非常适宜种植蓝莓这种典型的喜酸作物——霍斌的蓝莓实验园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当然,问题也不少。蓝莓不易种植和管理,农民的生产热情不大;同时,蓝莓虽然被誉为“水果中的皇后”,售价昂贵,但国内的市场前景不明朗。

饶是如此,甘禹县还是决定,全力以赴扶持蓝莓产业。毕竟这是迄今为止,甘禹县扶贫史上最合适最靠谱的一次产业扶贫。

为此,甘禹县不惜以优惠条件吸引了嘉谷牧场的落地。

“因为,甘禹县的蓝莓产业,和嘉谷的万头牧场,其实是天作之合。”霍斌乐呵呵道。

“种植蓝莓对土壤环境、管理技术要求很高。蓝莓对土壤的h值要求很严格,只偏好酸性土壤。除了这点,它要求土壤比较肥热,透水性比较好,有机质含量比较高。”

“但对于一般的农户来说,改土是很费劲的。一是不能盲目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二是需要足够多的有机肥。”

齐政就接口道:“恰好,对于一个万头牧场来说,最难消弭的病痛可能就是‘环境之痛’。因为,牛粪便的科学化、无害化治理,是一道十分缠人的难题。”

“不过,我们嘉谷牧场本着负责的态度和扎扎实实的措施,对牧场产生的粪便完全无害化处理。粪便用来制作沼气,沼气用来发电以供牧场和加工厂使用,沼渣和沼液用来制作有机肥,既能浇灌牧场附近的十万亩配套苜蓿草场,还可以提供给甘禹县的农户种植蓝莓,这样循环处理,一举多得。”

按照嘉谷第一个万头牧场的经验,一个存栏五万头奶牛的大型牧场,每天至少能产生近千吨的牛粪,三四百吨的牛尿,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元素。

如果是其他乳企的牧场,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和环保压力非常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污染物处理,简直是难以承受之痛。

但嘉谷牧场有实验室那群挂逼培育出的“超级发酵菌”,能变废为宝。巨量的粪便不但不是麻烦,还是宝贝。

而甘禹县引进了一个无论是规模还是产值在国内都首屈一指的大型牧场,还顺带解决了蓝莓种植的有机肥短缺问题,更为蓝莓产业的发展引进了一家实力雄厚的龙头农企,就算付出再多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