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生物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弱,导致农作物秸秆的水解过程缓慢、水解程度低,使农作物秸秆的厌氧消化时间长、消化率低、产气量少、投入产出效益差,因而限制了秸秆大规模地应用于沼气发酵。
但有了超级白腐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可以说,实验室培育的超级白腐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打开了嘉谷进军生物质能源的大门。
饶是他们有灵阵的助力,齐政也无法淡定了。
实验室的这群挂逼们,真的给了他一个好大的惊喜!
……
第159章 挂逼们的老大更牛叉
我国每年生产的秸秆有9亿吨,加工副产物有58亿吨,这些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平均不到40,60以上的副产物被随意堆放、丢弃或用作肥料还田、生活燃料,这相当于7亿亩土地的投入产出和6000亿元的收入被白白损失掉。
这种情况在粮食主产区更为突出。
以齐政等人如今所处的东北来说,“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一直是东北地区的老大难问题。
东北地区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是全国最大的玉米主产区,每年可收集的玉米秸秆量超过11亿吨。
可是,东北玉米秸秆的总利用率不到50,大部分秸秆被废弃或燃烧掉,在浪费大量农业资源的同时更造成了严重的雾霾污染。
齐政要陈建章带队前来,是为了选育优良的大豆品种。
但很显然,携着实验室最新成果而来的陈建章,从中看到了更大的机会。
“我们在东北,不应该将目光局限在大豆上,东北的农业资源对我们来说是个大宝藏,利用好我们的优势,嘉谷不出几年就能更上一个台阶。”陈建章的眼里透露着雄心壮志。
齐政从实验室成果带来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将注意力集中到陈建章的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