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页

将第二封信交给一个小男孩的时候,邮递员同志抹着额头的汗水,顺口问这小男孩。

入乡随俗。

“小昂尼”,就是三郎乡这边对小男孩的称呼。

要是小女孩的话,一般会喊“丫头”,但发音会很奇怪,汉语拼音都打不出来的那种。

小昂尼抬头看他一眼,随手一指十几户之外的一户红砖屋,“那里啊!就那里!”

邮递员顺着小男孩的手指方向望了眼,道了句谢,跨上自行车就去了。

魏秋菊不耐烦地坐在大门口剥着毛豆,这是她每年暑假最讨厌的活,她做菜不好吃,而姐姐魏春兰指甲薄,按本地的说法,叫“水指甲”,又薄又软,剥毛豆的话,要不了多久,指甲就会撕裂。

于是,早在12岁那年,父母把农忙期间做法的活交给她们姐妹之后,她们俩就做了分工。

姐姐魏春兰负责做菜、煮饭。

但择菜、剥豆这些活,就由她魏秋菊做。

可,她耐心不好。

让她一坐就是半个小时,甚至一两个小时,专心择菜、剥豆,那真是要了她的亲命。

所以,择菜的活,她一般都会拉上姐姐魏春兰一起,至于当年的约定?都是亲姐妹,约定什么的,在亲情面前,算啥呀?

好在姐姐魏春兰性子软,慢慢也就默认了这种改变。

但剥毛豆这种活,魏春兰就算想帮也帮不了几次,一般剥一两次之后,她的指甲就会撕裂,等指甲撕裂了,就算想剥,也剥不了了。

这不,这活就成了她魏秋菊的专属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