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好的专场,剧本是用“类转”,或者是“形转”,此处安排的一个巧妙的转场和伏笔。
陆光达喝咖啡,忽然感觉咖啡味道不对,准确说是水不对,没有苦涩和咸味了,抬头询问警卫员,后者说是总指挥要保证专家们的淡水供应。
提到咖啡,剧情联想是王茹慧,有次不知道丈夫回来,所以家里咖啡没有了,有次是为丈夫泡了咖啡,只能让警卫员转交。
荧幕里,剧情轮到王茹慧处,两位军人受原子弹的总负责人陈志忠首长的邀请,给军方讲解基础的物理知识,第一遍时王茹慧有些怀疑自己耳朵,疑问“找我?”。
组织的不信任,王茹慧一直知晓。
也不能说是不信任,准确说是不能百分之一百地信任,原子弹的重要性,让国家不能有丝毫闪失,现邀请是代表国家愿意百分百信任王茹慧的开始。
经常有老师说,“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学生”,到王茹慧这边是最猛的一届学生,端端正正坐下面的学生都是肩膀上抗星的存在。
另一边,原子弹的各项部署也陆续竣工,即便有遇到问题,但只要有耐心,办法总比困难多,例如测试裂变过程的办法,就是土方法,架设相机。
陆光达也听从中央的指示回首都开会,在临别之际冯石首长想知道引爆的准确时间。
中央决定在1964年的年底,正式引爆第一颗原子弹!
“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比任何时期都需要有这么一声愤怒的呐喊。”
核材料的生产、中子引爆装置、理论设计、实验场地所有一切都以64年底作为基准。
原子弹起爆材料取得重大突破。
一比二核装置聚合爆轰产生中子实验成功。
美国佬在朝鲜阻挡不了华夏军人,在核武器研究上也阻挡不了华夏。
陆光达带着好消息回到罗布泊,冯石首长听到64年底为准确的引爆时间,非常开心,让警卫员去弄点吃的,无论是腌萝卜皮、花生粒都行,但警卫员却告诉基地总指挥,什么都没了。
此处有个历史背景,六十年代三年大饥荒,作为原子弹基地,粮食肯定也是先供给,可坏就坏在屋漏偏逢连夜雨,洪水冲垮铁路,粮食被堵在河西走廊,也就是现在武威、金昌,张掖那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