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同时期的王石,柳传知甚至是李经纬,跟这位爷比起来都是弟弟。

93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编辑播出了一套国有企业改革经验的电视专题片,第一篇是海尔经验,第二天就是三九机制。

赵新贤,张瑞敏。

俩人是划等号的。

如果说横向对比没有意义,就说两个事儿;当时的三九集团,是全国唯一一个把产值做到将近100亿元的中药企业。当时的三九集团,为广州军区输送了几乎五分之一的后勤费改善用。一年的利润,就改善了近万名军属的住房问题。

同时,这个部队出身的军医也是全国第一个将广告打到出租车车顶的人,也是全国第一个把学术报告大会做成产品推广会的人,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把广告打到美国时代广场的人。

在二十年后,世人只知史御助和他的脑白金。但是如果赵新贤没有因为后面的事情下马入狱,那么中国企业家圈子内,营销之王的宝座,势必会有这么一位。

至于后面这位怎么凉的,那故事就复杂了去了。

大致,就是一个天才成功之后膨胀,大肆并购意图扩张,结果太过在意资本运作从而拖垮了主业,并在最后的关头意图和东家国资委讲道理讲产权而身陷囹圄的故事。

至于结局嘛、倒是颇有讽刺意味。

后来赵新贤被羁押的梅林监狱,距离他曾经挥斥方遒的笔架山三九集团总部,直线距离就一千多米。晚上的时候在几平方米的牢房里一点脚,就能透过高高的栅栏和树丛,看到三九集团总部灯火透彻天空的光辉。

不过现在,那些事儿还都没发生。

接过赵新贤递过来的名片,李宪甩走脑海之中乱七八糟的回忆,堆起微笑伸出了手:“赵董,幸会!怎么着,赵董也是过来给三九拿标王来的?”

“哎、岁数大了,可不敢跟你们年轻人争这个义气喽!”赵新贤爽朗一笑,摆手道:“三九现在已经脱离了靠广告来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时候喽。这次来啊,完全就是到年底了,出来走走转转,顺便瞧瞧今年又出了哪些个像李董这样的豪强,结识结识,免得自己落伍嘛!”

赵新贤说这话,李宪是不信的。

要说服老这位六十多岁的时候还想着拿三九的产权呢。

联想到最近一段事情,国内市场已经掀起了一轮并购风潮,李宪心中一动,面上风轻云淡的道:“我看赵董可不像这么挨得住寂寞的人,赵董,听说你们三九前两个月并购了四川雅安,现在搞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