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一声鸡鸣,东方亮出一丝丝的鱼肚白,天上的启明星与一轮残月交映,谢家那不算庞大的接亲团队就动了身。
众人先是乘坐驴车到了庄口,将挂了一层灰的新郎又拾掇了一遍,又合力将昨晚已经费了大力气运水过来冲洗干净的两台汽车披红挂彩一番。
按照习俗,头车就是类似早时候的轿子。
这上面除了司机是不能坐外人的,只能坐新郎和一个“压轿童子”,李宪不开车,只好委屈,和邹妮等人坐到了后面的那台切诺基上。
一切准备完毕,头车缓缓行使到了公路之上,开始向柳毛屯进发。
说来好笑。
这迎亲的队伍配置实在太过怪异——头车是那台机舱盖上绑了大红花带的奔驰,后面跟着的是那台白色切诺基。这个配置,别说放到现在,就是再往后推十年,那也绝对是农村婚礼里边相当有面子的了。
可是再往后一看……
除了一台拖斗上用麻绳固定了各色彩礼的拖拉机还能算是机动车之外,余下的几个负责运输接“接亲团”的,一水水的都是驴子骡子。
将整个迎亲的队伍一分两半的,活脱脱就是时代的鸿沟。
不过李宪没工夫想这些,众人在谢老汉和谢老大的协调组织下整合完毕,时间就已经到了六点五十。
按照之前找先生按照新郎新娘八字算出来的良辰,七点半就得到新娘子家。要是过了这个时辰,可就闹了笑话了。
按说柳毛乡和谢家庄直线距离不过两三公里,可是迎亲队要一起到达,就要照顾驴车骡车的速度,半个多小时的时间,肯定不算充裕。
就这么,在汽车跑着驴车的速度之下,一行几十人正式开拔。
切诺基上。
李宪看着渐渐亮起的天儿,看了看一旁的谢老大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