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虽然之前也是一个大型的工业城市,可是这类轻工厂,而且是需要排污的轻工厂,大多是不在冰城市区内的。

二十多家厂子,市内的只有靠着松花江畔的六七家。其余的,都分布在比如双城,阿城等这些冰城下属地区。

从地域分布上来说,整合的难度就很大。

现在为啥那么多民营企业对于接盘国企那么热衷?

其中虽然有民营企业需要生产资料的关系,但是也未免有一些民营企业其实是看中了国企的地皮。要知道那些老国企,往往都有圈地的习惯。不管厂子大小,地皮占得极大。

除去那些厂房之外,剩下的地皮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李宪相中的这二十多家厂子,虽然现在看着都不是什么好地方。不过要是放上个十年二十年,那地价也相当可观。

可话说回来,现在什么时候?

受到海南地产泡沫破碎的影响,94年房地产行业刚刚经历一场大劫,不论是房价还是地皮,都不像前两年那么热了。

所以这二十多家厂子的价值,在现下几乎任何一个懂行的人眼里,都是很低的。

另外就是设备,这些厂子有的是建国初期成立的,有的则是一些大国企的配套厂。如果把成立时间拉个表,估计能从50年代拉到90年代。

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各个厂子的设备情况就不用说了。

之前李宪令人对这些厂子进行过调查摸底,像双城包装厂的设备,还是用三十年前苏联老大哥的呢!

听说纸浆池的浆机坏了,零件换修都特么得去找机械厂,给铣工车工送烟送酒搞定制。

所以说,不论是在省内还是在省外,能出手把这二十一家厂子打包拿下的,除了新北之外,还真不多。

新北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