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珍随手拿起了一个米缸子,又将面板上的一团面端了起来:“陶罐成型主要用的是陶土黏土,这样式儿的土懈松。里面有蜂眼,可是黑陶密实,比陶土细还粘。但是就一样,这东西干的比陶土慢。要是用黑陶做盖,盖没干的时候就会往陶瓶上粘,就像是这大米和面团一样。等到一两天盖干了,要是想打开瓶子,就只能沿着瓶口砸一下了。要是再在陶瓶上留一道痕子,拿菜刀一嗑,或者手劲儿大的干脆一掰,陶罐儿不就打开了吗?”

怕李宪不懂,杨淑珍做了一个护士用钳子打注射液小瓶似得动作。

李宪一拍大腿。

果然!

论制陶的手艺,还得是祖传呐!

……

晚上一大家子就在宅院里放了桌子,点了堆湿稻草熏蚊子,闹哄哄的躁了起来。

高兴之下李宪没少喝,喝到最后只觉得看什么都飘了,才摆手退出了战局。就在他一屁股坐在了堂屋前台阶上,望着天上星星乱转之际,便见到一旁早早以不喝酒为由退了桌的老郑,正端着个大碗,中气十足的跟苏妈说着什么。

虽然苏妈没应答,只是低着头吃饭,但是看老郑那贱兮兮的样子,李宪嘿嘿一笑。

老郑……动了春心了呦?

次日。

李宪一大早起来就乘车去了陶瓷厂,将昨晚杨淑珍的方案跟陶瓷厂的技术们说了。

经过昨晚的突击会议,厂里原本打算用压胶的方式将瓶身和盖子粘死,虽然和黑陶是一个道道,不过毕竟瓶子装的是白酒,用胶这种化学制剂,哪里有黑陶拼接的方式妥当?

而且从另一个方面说起来,黑陶盖因其自身具有粘性,相比于压胶法生了一道生产环节啊!

无形之中,把瓶子的成本降低了一丢丢。

所以这个方法经李宪之口说出来,就立刻得到了技术员们的赞同。众人立刻将杨淑珍请到了厂子里,询问黑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