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呵呵一笑,在原地踱了两步:“你不想用现在的这批职工,也是担心在盘下厂子之后他们消极怠工,影响厂子的运营,是不是?”
“对。”杨宏山点了点头。
“杨哥,其实不用换人,或者只换掉一小部分有负面影响的人,就能达到你想要的目的。”
听到李宪这么说,杨宏山嘴一裂,笑得比哭都难看:“老弟,这咋可能呢、你不了解那些职工,一个个跟滚刀肉是的,说不听罚不得,我市真没招了,不然都是有经验的老职工,怎么可能不要嘛?”
听着杨宏山倒苦水,数落着职工们的各种不是,李宪从桌子上拿起了纸笔。在所有人好奇的目光之中,写写画画一番,然后举了起来。
制止住了仍然在唠叨的杨宏山,他一字一顿道:“你说的那些问题,通过改变工资机制,其实是可以的。”
第60章:猛药
面对李宪的这个“工资机制解困论”,众人齐齐的一声嗨,表示了自己的失望。
他们还以为是什么好办法,从工资入手来激发职工积极性这种套路,局里早都试过了。
不说别的,就说瓷砖厂。
季度考核,年度考核,标兵评比,生产技能评比等手段用了不知凡几。
可是有用么?
一开始还能趁着新鲜头起到点作用,但是过了那个劲儿,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子。
而且俗话说有奖有罚,可是在瓷砖厂里奖可以,罚是不行的。
同一个厂子里工作了几年十几年,职工之间不说铁板一块,但是也是小圈子连成片。其中部分人更是沾亲带故,厂里有什么对员工不利的决定,往往是整个车间甚至是整个厂子的人联合起来消极抵触。
法不责众,最后厂领导为了团结故,往往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