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脑波训练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如果不能及时完成脑波控制训练,后续的训练就会受到极大影响,甚至有可能赶不上远征舰队出航!
机动步兵原本的含义就是太空舰队的陆战队,军方急吼吼的组建陆战队,就是为了赶远征舰队这个场,如果连训练都完不成,岂不是成了笑话?
情急之下,军方赶紧再向北月洲基地送了一批人,希望用引入竞争机制的办法刺激学员训练的积极性。
叶涵手的机动步兵暴增至一百余人,可是客观规律不会因为军方的意愿而改变,训练还是那副模样,看不到半点起色。
军方终于意识到脑波这玩意没法像体力一样统一标准,只得更改原有计划,重新设计脑波控制系统的收集装置,增加强调调节功能。
军队始终强调装备训练的一致性,一直以来都是人适应装备,谁也没想到,还有装备反过来适应人的时候,实在是令军方始料不及,对太空版动力装甲的控制方法进行过几次讨论。
太空版动力装甲继续使用眼球控制可不可以?
完全可以,但是效率太低,特别是使用飞行包和其他外置装备的时候,脑波控制只需要集中精神发出一个念头,眼球控制却需要先调出飞行控制面板,然后再选择具体的功能。
虽然熟练之后,二者之间只差那么一秒半秒的时间,可在战场上,一丁点时间都是生与死的区别,二者之间的差距绝不是一星半点。
对地面部队或许不在意这一丁点区别,但是亲身体验过30版动力装甲的叶涵,始终认为脑波控制有绝对的必要。
所谓30版就是那套太空版动力装甲,这玩意比地面部队用的20改进版先进得多,所以叶涵把太空版升级至30……跟从前一样,只是为了方便口头升级而已。
改进后的脑波控制器大受欢迎,一百多人的队伍在几天时间内完全掌握这一设备,接下来的训练将集中到装甲的操纵上来。
开始的时候大家还都不大明白,装甲有什么需要适应的,直到见到实物,才发现30版装甲与他们习惯的装甲有诸多不同,最明显的莫过于那两条长臂猿似的机械臂。
两条机械臂比操纵人员的胳膊长出一截,不把这两条胳膊练得好像长在自己身上,就没法熟练操纵30版装甲。
试问,发生战斗却怎么都摸不到枪会怎么样?
战士们纷纷吐槽,这两条胳膊比脑波控制还难,甚至有一部分战士提出了改进意见,希望能缩短手臂,改成普通装甲的正常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