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悉簌簌的声音传来,球球穿过草丛来到他身边,屁股一歪,贴着他的腿坐了下来。柔软的毛皮贴着他的身体,微微的温热传来。
许问笑了笑,抚摸着它的毛皮,开始整理思路,思考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这段时间,因为要学习考试,他更多地把重心放在了现代这边。
他参考了各类技工学习的逻辑体系,自己又补充学习了很多内容,尝试着把它们应用到逢春城建设中去。
时代的发展总是强而有力的,现代的理念与体系结合古代的实情,出现了极其明显的效果。
一个有力的例证就是,荆南海与阎箕等人越来越重视他的意见。
一开始,他们几乎事事插手,每每许问做出的决定,都要求由他们先过目,确定无误之后方可颁发。
没过多久许问就意识到了,他这个所谓的主官,更倾向于方案策划与技术指导,其余方面的权力都没那么大。
同时,他也看出来了,这不是因为他们有意想打压他什么的,就是觉得他太年轻,又是刚出道,有想法有能力但是没经验,管理不来这么大一个摊子。
这也很正常。
在这个缺乏系统学习的时代,经验是他们最大的倚仗。
但没过多久,情况就变了。
他们发现,许问的天才不仅仅只表现在技术方面!
他提出的很多安全与管理方案,对工匠的培训与协调,还有很多应急事件的处理,哪里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完全就是经验丰富的积年老吏,很多时候比他们想得还周到!
尤其是他与刘万阁一起搞的那套培训体系,初看很多东西感觉不太必要,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效果有点惊人。
内物阁的整体风气上,一直有点“你行你上”的意思,许问证明了他行,那就该他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