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鸣的话不是无的放矢,近两年中华集团的疯狂并购,让他看到了其中的隐患。为了长远之计,他亲自出面劝说韩皓走的步伐小一些,以免外部大环境突然变了天。
纵观全球经济发展,每十年经历一次大动荡已是常态,之前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在历历在目,韩日大财阀集团由于过度扩张在危机中倒下就是前车之鉴。
本来去年吃成了胖子,韩皓就定下今年是调整消化之年。现在听了恩师胡一鸣的告诫后,他更加坚定降低负债同时整合企业的决心。
按计划要出资40亿人民币的资本金投入到浙海银行,韩皓准备把手头民生银行的股份抛掉套现,利用腾笼换鸟之策把套现资金投入到浙海银行筹办当中。
没想到,他手中民生银行的股份出让,却引来众多实力玩家的争夺,有不少是他都不想正面得罪的人物。
第三十六章 进退两难
80年代国内流行过一句话: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
道出了当时经济双轨制条件下,倒爷们的风光历史,其中最厉害的莫过于身后大有来头的“官倒”。
双轨制伴随国内经济改革深化而消亡,但“官倒”们却没有消失,他们只不过换了一顶帽子继续活跃在历史舞台之上。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各种胆大包天的“二代”们使出种种手段,继续着“官倒”变身模式,着力获取私人利益最大化。
韩皓为何不愿意待在首都,就因为这里“神仙鬼怪”实在太多,各种层出不穷的鱼龙混杂人物应有尽有,他实在不愿跟这帮人打交道。
当他准备出手民生银行股份的消息一出,立即引来众多接盘者,不少还是首都圈赫赫有名的二代人物。
当交行、建行奔赴海外成功上市获得市场热捧后,中国银行业改制三部曲获得了国内外认可,工行、中行、农行正排队等待上市。
惹人瞩目是战略投资者买入的股票都获得超高溢价回报,动辄几倍的收益让许多人惦记上银行股改这块蛋糕。
如今民生银行也正在进行内部改制,准备择期学习国有五大行登陆境外上市。一旦成功的话,数倍收益不用多讲。在这样关键时刻韩皓准备抛掉手中的股权,实际上是把挣钱的机会留给别人。
为了筹办浙海银行远大目标,民生银行股权这样的眼前利益,韩皓不得已便忍痛舍弃,以求套现资金来降低自己的杠杆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