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页

造车[校对版] 榕之子 1316 字 2022-11-05

这样的举动,让韩皓感到深深的威胁。

虽然不清楚比亚迪的电动汽车技术到底如何,但从对方敢于公开召开记者会预热,就能知晓手中肯定有货。之前从未听过任何相关消息,看来王川福的保密工作很有一套。

新能源汽车是韩皓看好并寄予厚望的新战场,原本中华集团的纯电动汽车按照进度应该明年才会公布,这个“国内第一辆纯电动量产轿车”的名头他肯定想抓在手中,没想到却被比亚迪抢了头彩。

“不行!不能让比亚迪把第一的名头抢走!”

韩皓顿时激起了好胜之心,决定在首都车展上也推出中华集团自主的纯电动轿车“秦+”。用“+”作为后缀,就说明是普通“秦”的进化版,以此把两者区别开来。

照理来说,中华集团推出纯电动“秦+”的概念车不成问题,但这需要时间来协调。尤其当前中华集团新能源汽车团队主要精力都投入在“鲲鹏”大巴身上,在轿车领域只是做了一些基础研究,大致完成了从大巴移植电动技术到轿车的理论论证。

至于纯电动轿车的结构布局、电池大小、驱动电机等问题还未经过实际验证,可以说整体技术都在一张白纸之上。

“这不可能!30天时间不到要做出纯电动轿车的概念车,真是天方夜谭。我们在电动大巴上的技术不可能照搬到轿车上就行,电动轿车的技术要求更高。

你现在就相当于让一个初中生直接参加高考,还要求他必须考上大学,这无疑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愚蠢行为!”

由熊繁星领导的中华集团新能源汽车团队,在鲲鹏电动公交上做出许多创造性的突破,保障了鲲鹏能顺利在江州道路上奔跑。

熊繁星也实现了自己部分梦想,能够主导新能源汽车的开发设计工作,并看着成果付之实用。

但面对韩皓要求团队在一个月时间内弄出“秦+”纯电动轿车时,他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因为他认为不可能,同时也没有这个必要。

“我不要求合格的产品,我只需要它能代表我们中华集团的新能源技术站在展台上,把我们的理念宣传出去就行。

‘秦+’不用实际上路奔跑,我们只是设计出概念车,把其带到首都去跟比亚迪的f3e叫个阵。至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不希望我们还未出战就率先输了阵!

这是一种宣传策略,对提升我们中华集团的公司形象很有帮助。”

韩皓耐心对熊繁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更多从公司经营管理方面出发考虑,而熊繁星则从技术人员角度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