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页

目前净山茶的日产量大约是4斤,其中15斤分配给3个思青苑,剩余的几乎都发给桥本三郎,只会预留1两左右交给旧事茶坊,极少数时候还会分一点给探阁。

有些时候探阁会软磨硬泡的缠着顾楷文,从而分走极少量的净山茶,基本上不超过20克。

简单来说,每一日的净山茶份额,桥本三郎占了大头,足足拿到超过25斤的份额,占据了60以上的总额度。

现在净山茶减产了,净山茶又怎么分配呢?

这是一个大问题!

“老桥啊,我先纠正你一个语法错误,不是‘如果净山茶要降低产量百分之二十’,应该是净山茶一定会降低百分之二十以上的产量。至于究竟要降低多少,我们暂时还不知道,过两天才能看得出结果。”顾楷文先纠正了一下桥本三郎的认知错误。

“至于分配嘛,我觉得我们总产量下降了多少,那所有的渠道都按比例下降就没问题。”顾楷文说明道。

桥本三郎顿时卖惨,“啊!楷文君,我们的供应还要减少吗,原本已经很少了,我们的销售压力太大了,如果继续减少,我们的销售压力会更大的。”

在顾楷文回应之前,桥本三郎继续道,“我们静听风吟茶室,现在已经成为了霓虹最顶级的茶室,现在的正堂会员,不仅包含了霓虹最顶级的商人,还有官方的大人物,这些人的供应量不能少啊!”

顾楷文吐槽道,“莫非要全部从思青苑抠出来?”

“楷文君,净山茶在我们这边的售价更高,同样的分量,在我们这边创造的利润是思青苑的两倍以上吧?”桥本三郎用利润说话。

这一点确实没有错!

净山茶出口至霓虹的价格已经翻倍,再加上顾楷文还有静听风吟一半的股份,以及静听风吟的富士雪顶茶创造的利润,同样分量的净山茶在霓虹,确确实实可以收获两倍以上的利润。

第818章 减产的日子

对于绝大多数商人来说,肯定会追求更高的利润。

但顾楷文应该是‘极少数’那一个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