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天听到了那些士子的辩论之后,嘉禾心中的想法也在逐渐的变化。她开始慢慢意识到教授数术、地理以及造船、制炮技术的四帷学的存在的确有不少的问题。她为了拔高四帷学的地位,强迫仕宦人家的子弟入学,这的的确确是不妥当的行为。而四帷学中不教孔孟,所培养出来的学子在这个世道上终究难以立足。
要废除四帷学当然是不可能的,嘉禾想的是在现有基础上的逐步改进,改进的方法与方向就在长公主府的这一场场辩论之中。
当然,既然是辩论,自然不可能只有一方对皇帝的政策无休止的批驳,还得有反对方站在嘉禾的立场上,去维护嘉禾。
最开始的时候,这群被召集在公主府的士人之中是没有多少人愿意为嘉禾说话的。但苏徽成立的是辩论赛,每场规定了参加的人数和评委,这些人自然不可能一窝蜂的站同一队。总有些人会不情不愿的被挤到女皇那一方。起初他们并不愿意为嘉禾说话,辩论的时候没少阴阳怪气,可苏徽为辩论赛设立了奖品,有金银有珍玩有古董有字画,总有一样能戳中这些士子,于是他们也就顾不得自己的立场,站在了哪一队便拼了命的为哪一队说好话,为了赢得比赛四处搜罗材料简直到了废寝忘食,而比赛的激烈程度和精彩程度也一场胜过一场,渐渐的吸引了更多的学者拜访公主府旁听,到后来京城的市井小民都知道了这件事,每一场比赛士子们的言论也会被公主府的下人摘抄传出,供天下人阅读评判。
这便是苏徽将“辩论赛”这一概念引入的目的所在。新思想的传播总要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碰撞,辩论是相对温和的手段。在这一过程之中新旧两种思想的利弊都能被人挖掘,传开之后进而影响到更多的人。
“这个法子倒是聪明。”嘉禾听过几场之后不由感慨,“也正是因为你这个‘比赛’,朕也发觉了不少朕过去没能重用的人才。”
“不是我聪明,是我站在未来,积攒总结了前人的惊艳教训,视角也会与那你有所不同。”苏徽说。
忽然他又想起了嘉禾的那句话,她说,如果没有他,她该怎么办。
于是他又道:“陛下你才是最重要的。你是站在高处的皇帝,也是你身边所有人的主心骨。而且在我看来,许多事情你已经做的很好了。换了别的人坐在你的位子,未必能比得上现在的你。”
“为什么要叫我‘陛下’?”嘉禾却是忽然提出了这个问题。
苏徽语塞。
是啊,为什么他也要叫她“陛下”呢?他来自早已废除了君主制的时代,从小接受的是“人人平等”的理念,何必要用这样的敬称来称呼嘉禾。
“大概……是因为习惯了吧。”苏徽说。他过去扮云乔、扮云微、误以为自己是康彦徽的时候,都是嘉禾的臣子,自然该叫她“陛下”。而在二十三世纪,他做研究的时候习惯了称呼嘉禾的庙号、谥号,若他此刻当着嘉禾的面叫她死后的称谓,她生不生气苏徽不知道,但他一定会尴尬到想要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