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趴在马背上的小少年断断续续的又咳嗽了起来,赵游舟有种冲动——要么拔刀直接割断他的喉咙,要么抬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听不得周福寿的声音,每每听见便想起自己的童年。

“去找个驿馆吧。”按在刀柄上的手复又放下,他最终还是妥协。

赵游舟带着可能会关乎到国家未来的少年进京,这一路上却不曾刻意遮遮掩掩。

他从京城带出的锦衣卫足有二十人,皆是武艺、资历不俗的精锐,只怕踏出城门的那一刻就已经被京中不少势力盯上了。他若是想要隐瞒踪迹,未必瞒得住,反而还会惹来不必要的揣测。

因此赵游舟索性大大方方的上路,到了徽州之后显示惩办了几个为祸一方的豪族,而后勒索了一下当地的官僚,装作是奉皇命南巡,敲打地方臣子一般,等到贿赂收的差不多了,要杀的蠹虫也差不多都杀完了,他这才慢悠悠的动身回京——路上带着悄然从乡下接来的周福寿。

之后一路上也照样该做官道走官道,该住驿站住驿站,没有多少人怀疑他此行另有目的,他平安的越过淮河,走过齐鲁,进入了直隶。

到了直隶之后他听说京中出事了,这才加快了行程。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及时赶回去,又或者说,只要能不能赶回去。

沧州的驿站有些不大对劲——走进这里的时候他本能的感受到了危险。可危险在哪他又说不上来。

只能说,或许真的是杀人杀多了,以至于他对所有深沉的眼神都下意识的有了警惕,时刻防备着从背后捅来的刀子。

这夜他没有睡,驿站里送来的吃食也没碰。三更之时,他听见了屋外刀剑出鞘的声音。

第208章 、(十九)

端和八年秋的京都颇不平静。

先有国子监闹事,再然后是两桩命案。皇帝的态度点燃了士子的怒火,就在这些成日里念叨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读书人打算借此一展拳脚的时候,又一件更耸人听闻的事情传到了京师。

据说,有人找到了先皇的后裔。

即便经过了史书再三粉饰,这天下的读书人也大多知道夏朝的开国皇帝出身草莽,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这世上除了他的两个女儿之外,再没有谁与他有血缘之亲。因此这个消息最开始传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相信,他们只当这是个荒诞不经的笑话,笑笑也就过去了。可是没想到的是传言越传越广,且还越来越有鼻子有眼。说那人是太.祖侄孙,是太.祖少年时所失散的兄长的后裔。如果这孩子能早八年被找到,就该是理所当然的夏朝皇帝。又说这孩子现在被找到了,可是当今的女皇想要他的命,他是在沧州一带被发现的,被找到时浑身是血的向地方官衙求援,带着自己的户籍文书说自己姓周,又说自己是皇族,还说有人想要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