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这样轻飘飘的一句话,昆山玉便霎时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昆山玉对嘉禾的作用时平衡朝堂,稳定旧党,而方延岁的意义与他不同,是嘉禾手中的名刀宝剑,这几年他其实比方延岁更受嘉禾重视,可是当昆山玉感慨自己被君王冷落的时候,他却也出言符合。
他说:陛下疏远你我。
紧接着又说:你我与陛下渐行渐远。
方家素来对君王忠心耿耿,当年嘉禾火烧白鹭观,趁乱前往泰陵,都是让方延岁来护送,足见方延岁的的确确是个忠诚的人。可是忠心嘉禾多年的方延岁,竟也有了这样大逆不道的感慨。
昆山玉倒也能够理解方延岁心中的想法,他与方延岁皆是儒生,信奉四书五经,看重忠孝仁义,可偏偏这些年嘉禾却被黑袍的异域“僧侣”所蛊惑,大肆推行那奇技淫巧,置孔孟于不顾,弃礼仪如敝履。
她不止是要与朝中守旧之臣子为敌,她更是要与这天下所有的读书人为敌。无怪方辞远忧心忡忡,因为她的结局似乎除了惨败之外没有第二种可能。
江山姓周不错,可这天下却是士大夫的天下,自有科举以来,九州的根基便牢牢的握在读书人的手中。
自古以来敢于文人作对的君王大多没有好的下场,可是嘉禾她又不得不如此。因为儒家的经意最注重的便是尊卑与纲常,在圣人的口中,女子本就是不该与权力有牵扯的存在。
当年武则天为了做皇帝,不得不借助释教,宣称自己是佛陀转世。如今嘉禾想要坐稳皇位,自然也会想要效仿武皇,从外域寻找自己称帝的根据。
因此,她与他们这些自幼研习儒学的臣子,注定越走越远。
“辞远,”昆山玉站在廊前灯下,脸色晦暗不明,就如同这晚混沌的月光,“我有件事情想要问你。”
方延岁从怅然中回神:“昆兄请讲。”
“三年前,陛下是不是让你去找过一个人?”昆山玉问。
京城因两桩命案而闹得沸沸扬扬,数百里外的山海关却是风平浪静。
人命在这里不值钱,山海关外每年要斩获的敌首多不胜数,死去的将士也数目不少。北京城其实距这座边关要塞并不十分遥远,但北京与这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京城的喧嚣传不到这里,将士在月下手执兵刃,肃然如石像。
京城来的书信在这样一个寂静的月夜被送到了镇守北疆的李世安手中。
那是杜银钗的书信,李世安在灯下展开信笺,看见熟悉的字迹时并没有急着去读,而是轻笑了两声,用力揉了揉自己的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