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第154章 、十二

“既然不是为火器一事出宫,那么就是为了……”苏徽观察四周,眼见着道路上的行人数目越来越多,意识到嘉禾的目的地实际上是宣府的闹市,“为了体察民情?”

“民情难道不重要吗?”嘉禾反问。

苏徽没有反驳什么。

君舟民水的道理他当然是懂的,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根基,在于那些看似庸碌而又寻常的黔首。宣府虽是军镇,却也有寻常百姓,而那些披甲的士卒若是卸去了甲胄,也不过就是边地一农人而已。

“我听人说,宣府从前比起现在要热闹。”走在苏徽前方,嘉禾慢悠悠的说道:“这里不仅是防御胡人的重镇,其实亦是边关互市的场所之一,是北境商路的重要一环。不过开战之后,宣府的商贾与黎庶便大多数都南逃避祸去了,因此你看街边的房舍,有不少都是空着的。”

苏徽一面点头,一面不动声色的走在嘉禾身旁,免得她被道路上的行人所冲撞。

“可黎民百姓,就如同野火之后的春草,总会源源不断的冒出来。”嘉禾感慨,“我翻阅史书,曾见字里行间记载下的天灾兵燹无数,然而时至今日,九州大地依旧生生不息。这片土地上的子民,坚韧得让我心生佩服。”

苏徽诧异的看了嘉禾一眼,很少有皇帝会对黎庶用上“佩服”这个词。对于大多数的上位者而言,小民存在的意义在于为他们提供财富。他们征敛之时不会在意小民们是否会为此而感到痛苦,偶有宽和的仁政,也是为了休养生息之后下一次的采撷。

“开战两年之后,倒也有商贾与庶民陆陆续续的返回宣府。”嘉禾微微笑着注视向前方市集,“众生趋利而避害,他们肯回宣府,大约也是相信这座城池不会被轻易攻破。每每念及此,我便不敢懈怠政事,生怕辜负了这些人的信任。”

市集之中所贩卖的货物自然比不得京师,种类不算多,多是寻常的布匹、马具而已,至于盐铁之类,虽是宣府一项大需,却是朝廷官营,民间不得私贩。过去嘉禾没有亲临宣府之前,私盐买卖泛滥,甲胄马匹兵刃,也常有人私下买卖,嘉禾以皇帝之尊镇守宣府两年,如此风气才渐渐淡下去。

走过一片贩卖骡马与运货大车的商肆之后,映入眼前的是一家规模不大的会馆,这原是同乡行商所修建,供行商落脚存货的地方,聚集的人多了,自然也有了非比寻常的热闹。路过会馆的时候,苏徽嗅到了浓烈的酒香,听见了喧哗的笑闹。

就在刚才,苏徽问过嘉禾一个问题,他问她是否会怀念京师。

而嘉禾回答:“京师与宣府并无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