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没有记载董杏枝是如何得到女皇器重的,这年的她也不过是个将将二十出头的年轻女人,但苏徽看得出她很聪明,仅仅从审问人时的技巧来看,就知道她是个心细而狡猾的女人。她先是关了苏徽三天,不让任何人与他接触,从而让他慌张不安,接着又带着几个女官一起摆出严肃的架子对他进行审讯,在审讯过程中恐吓与抚恤并举,吓唬他两句之后又予以适当的安慰,同时对话中下了不少套,稍有不慎就会被她带进坑中。
作为二十三世纪军部负责人的儿子,苏徽深知审讯是一门精深的艺术,一个二十岁的女官能够对这门艺术无师自通,足见其本事。
但不管董杏枝怎么问。苏徽就是咬死了自己不是刺客,是江西吉安人士,家中贫寒自幼丧父,兄长云乔被买入宫中,去年吉安大水,母亲于灾中丧命,她葬母之后不得已从故乡长途跋涉至京,来寻找兄长。
户贴、路引等证件都是他来到夏朝之前实验组成员提前仿造好的,夏朝的人看不出破绽,如果他们要派人去吉安追查是否有云微这号人,不好意思,吉安大水,官府都被冲塌了,户籍档案什么的早就被水泡烂了。
户部那里或许会有吉安户籍的存档——但是更加不好意思,两年前户部发生了一场规模不算大的火灾,南方有一部分的黄册被烧成了灰,其中恰好就包括了江西,这两年来户部一直还在陆陆续续的修补黄册,还没补到吉安那一块。
苏徽的假身份并不是他自己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而是AI通过史料分析得出的最佳答案,端和元年与端和二年的两场灾祸把整个吉安的户籍档案一起给毁了,苏徽正好趁着这个实际以吉安人士的身份将自己混进这个时空。
董杏枝又问了他不少吉安的事情。
苏徽熟读吉安的地方志及各种记载了此地风土人情的文献,董杏枝的提问他对答如流,就好像真的在那个地方生活过十多年似的。
董杏枝又说,他从吉安到京城,吃了不少的苦头吧。
表面上是在关心他,实际上又是在给他下套。
对于夏朝交通史也颇有研究的张口就答从吉安至北京这一路他经过了那些地方,见识过了怎样的风景。
董杏枝:“姑娘真是辛苦了,独自跋涉千里,可曾遇到什么危险,快脱下鞋子让我看看。”
苏徽:……
他给自己立的是穷苦出身坚强不屈的小白花人设,但既然都穷苦了,这一路上肯定是没钱坐马车的,走了这么远的路,脚底板肯定都磨出了血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