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她从东次间走出来,徐氏看了她一眼, 就说她:“你看看你, 发髻也没有重新梳, 首饰也没有戴, 就这样的跑出来。若是被外人看到, 像个什么样子。”
眼见又要开始说她现在已经大了,不比小时候,大家闺秀就该有大家闺秀的样子这些话,薛清宁急忙打断她。
“我只在这屋里,哪里会被外人看到呢?而且待会儿不是要去永嘉侯府?肯定要梳很繁琐的发髻,戴好几样首饰的,若这会儿就戴着,吃饭的时候都不自在。索性等我吃完早饭再回屋梳发髻戴首饰好了。”
听得徐氏直笑:“过了年眼瞅着就是十一二岁的人了,还跟个小孩子一样。”
不过却是没再说她什么了,吩咐丫鬟放桌子摆饭。
早饭果然如小桃说的一般,有八宝粥。再就是一盘子热腾腾羊肉馅的包子,金灿灿的炸春卷,以及由糟鸭丝,虾米拌海蜇,熏干丝这些小菜。
柳嫂子的厨艺一向很好。这腊八粥熬的软糯香甜,薛清宁喝完一碗之后,自己动手又添了半碗。
徐氏看到,面上笑意显然。
她现在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多吃些总是好的。而且做娘的,看自己的儿女总是觉得瘦的。恨不得什么好吃的东西都给她吃。
夹了一只羊肉包子到薛清宁面前的碟子里面,然后又是一只剥好的鸽子蛋,笑着叫她:“将这些都吃了。”
薛清宁果真不负她的期望,真的将这些都吃完了。
不过吃完之后却觉得胃里撑的有点儿难受。便没有坐,起身在屋里走来走去的消食。一边听徐氏跟薛元韶和薛元青说话。
薛元韶自打中举之后便没有再去松山书院,只在家中温书。因着永嘉侯府发来的帖子是请他们全家都去观礼,所以待会儿他也会跟着一起过去。
至于薛元青,崔子骞原就是他的朋友,又有前半年同在郊外魔鬼般受训的共同深刻经历,两个人之间的情谊自然非比寻常。他的大婚,还邀了他跟自己要一起去女方家迎亲,薛元青怎么能不去呢?
早几日就跟上司说过,今日跟另一位神策军调了班,特地空出来去永嘉侯府参加崔子骞的婚宴。
徐氏还同薛元韶说起了他的亲事:“我昨日特地带着你的庚帖去了武安伯府一趟,央赵夫人为媒,去韩家给你说亲。赵夫人笑着应了这件事。因着今日她也要去永嘉侯府贺喜,便说定明日再去韩家。待韩家应了你和韩姑娘的这门亲事,回了允帖,娘就会开始操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