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转眼两年又过去了。
刘翠屏刚刚从高考考场上出来,张福年也刚刚结束大三生涯。
这两年间,二人时常有联系。张福年在都是通过邮局给她寄考卷和成本的真题,刘翠屏也给他回过信。
今年高考,刘翠屏觉得自己考得还算不错。
她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出了校门,就看到了夏生。
夏生骑着一辆自行车,对着她挥手,“翠屏,这里。”
刘德庆想办法淘腾来一辆自行车,还把家里的房子重新翻盖了一遍。不仅如此,他还给夏生找了个勤快的老婆。两家已经定了亲,再等两年就结婚。
夏生不懂读书,骑着自行车载着妹妹往家里赶,“翠屏,咱爸说,等你的通知书来了,家里要摆酒席。”
爷儿两个成了附近十里八乡有名的竹器王,不光自己卖竹器,还做了许多给别的公社的人批量拿去卖,这样多种经营,家里条件越来越好。
刘翠屏小声道,“哥,成绩还没下来呢,可别说什么通知书的话。”
夏生哈哈笑,“我是个油桶罐子,我妹妹以后肯定是大学生。等你上大学了,哥给你买收音机,买皮鞋,听说城里的姑娘穿裙子,哥给你钱,你自己买。”
刘翠屏看着夏生宽阔结实的后背,心里流过一阵暖流。这几年,她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哥哥弟弟和爸爸把家里的事情都打理的好好的,她得到了最好的照顾,再不是小时候个小可怜了。
她的人生,从她六岁年开始,似乎发生了变化。是了,从她妈走了之后,她真的过得比以前更好了刘翠屏甩甩头,跟着夏生回了家。进了家门,她把书包一甩,直奔厨房。
这个暑假,她要好好照顾家里人。
张福年已经回到了家里,他也时刻关注着刘翠屏的考试情况。如果,如果她也能考上首都的大学,他们就可以见面了。不去首都也不要紧,不管她去哪里,我都可以去看她。
等到考试成绩出来的天,张福年一大早就把小五叫来,让它紧盯着。
小五打着哈欠,“福年,大夏天的,让我这么早起来干活。”
张福年摸摸它又胖了一圈的屁股,“乖,你帮我看看,明天给你吃鸡腿。”
小五睁开一直眼睛,“大姐说了,要等过几天福芝过生日再杀鸡。”
虽然嘴里讨价还价,小五还是没有消极怠工,一直盯着刘翠屏。
刘翠屏的分数出来了,远远超过本科线,去首都上大学完全没有问题!
张福年舒了口气,上辈子翠屏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读过书。家里虽然有两个孩子,她还经常跟着他认字。家里的对联,瓶瓶罐罐上的字,她都会问一问。这辈子能上大学,对她来说,大概是最大的改变了。
刘翠屏欢欢喜喜地跑回家告诉了父兄这个结果。
刘德庆的嘴咧到耳根子上了,“只要分数够,去首都,别怕里开支大,你爸供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