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上的商业案例是,地产大亨不需要了解it产业,他买下一家it公司,几年后以二十倍的价格卖掉,照样赚大钱,甚至比他做房地产的利润更高。
当然了,具体操作需要有懂行的专业团队实施,老板要做的就是找人,出钱,等待出手时机。
老沈不懂医药行业,但他老婆懂,他儿子懂,他出钱找了个专业团队,由专人操作跨界转型业务。
任何一款药物,最后的销售主体肯定是医药公司。
沈奇在实验室中研发出一个化合物,到最终的上市销售,其中有很多程序不由他把控。
如果能掌控一家医药公司,那么沈奇能够主动的推进他的研发成果,缩短上市前的准备时间,造福人民,解救老婆。
沈奇眼前的资料显示,这家制药公司叫欧倍奇药业,位于南港市花都地区,离机场不远。
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命中注定,这家制药公司的司名中有欧字,也有奇字。
欧倍奇药业是一家民营企业,成立十年以来,这家企业专注于仿制药的生产销售,其终端客户以一级二级医院为主,少有三级医院。
欧倍奇药业在激烈的价格战中艰难挣扎,最近几年过的很惨,连年亏损,员工已经两个月没领工资了。
区政府一看这么下去不行啊,不利于区域稳定,于是老沈的收购团队出现了。
总而言之就是,老沈现在有这么个机会,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一家小型医药公司。
最终的拍板人是沈奇,沈奇是幕后大佬。
欧倍奇药业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生产线、营销部门、临床试验跟进团队、注册团队,这些关键的职能部门都有。
总结就是,除了没有研发部门,欧倍奇药业该有的都有。
这很正常,国内大多数中小型药企都是从事仿制药生产,研发部门并未起到真正的创新研发作用,有的药企干脆不设研发部门,仿制工艺由技术工艺部门承担。
令沈奇十分意外的是,就欧倍奇药业这么小的一只麻雀,居然拥有咪达唑仑的生产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