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过的悠闲,沈奇完成了第9篇论文《关于丢番图方程沃什猜想的证明》的编写工作,与欧叶联合署名,投递到《数学学报》的收稿邮箱。

大过年的,编辑们不上班,保险起见,沈奇在arvix上预录这篇论文。

arvix是一个全球性的学术网站,为世界各国的学者提供交流平台。

论文被期刊正式收录的周期往往较长,在论文评审的过程中,一些作者会将论文上传到arvix进行预录,以证明原创性。

寒假结束,沈奇于3月初回到燕大。

好消息传来,普林斯顿数学系对沈奇的申请初审通过,沈奇将参加一轮面试,若面试也通过,他便拿到offer。

面试地点就在首都,面试官是位美国人,他负责大中华地区的面试工作。

“沈,你的纸面数据非常棒,甚至可以说是耀眼。”美国面试官不吝赞美之词。

沈奇用英语说到:“谢谢。”

“你的硬件指标符合普林斯顿录取要求,但你的竞争对手也不少,今年9月整个大中华地区将有两人去普林斯顿报到,而申请人数超过100人。”

“可以这么说,所有申请者的纸面数据都符合普林斯顿的录取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人没有勇气给普林斯顿投递申请文书。”

“那么沈,请告诉我,你与众不同的精彩经历。”面试官笑着说到。

沈奇也笑了:“高二之前,我是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是的,我的数学考试从没及格过。”

面试官有些意外:“确实与众不同,之前我面试的那些申请者,他们所有人从小学开始就拥有优异的成绩单。”

沈奇继续说:“忽然有一天,我觉得这样的人生毫无意义,于是买了几本大学数学教材进行自学。从那以后,我的数学再也没考过满分之外的分数,一直到大二。”

“如此神奇?”面试官被沈奇的故事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