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院长这么大的人物,中科院院士,我连他的面也见不着啊。”
“沈奇,我就是跟你透露这个信息,好让你不打无准备之战。”
“这……白激动一场,流了好多热血。”沈奇蹲了下来,不开心。
“但是……”鲁教授在此处有一个转折,他说到:“在数分领域,我可以先给你15个学分,要求不高,我指定一个论文题目及论证范围,你来完成剩下的工作。写完这篇论文,通过我的答辩,你便可以提前拿走15个数分学分。”
“这点小事儿我老鲁就能拍板,不需惊动院长。沈奇啊,凡事都要一步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把基础夯实了,学术水平稳中有进,学位论文什么的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罢了。先拿数分练练手,熟悉一下操作流程也好嘛。”鲁国珍谆谆善诱。
明白了,懂了,就是帮你老鲁做课题呗。
沈奇转念一想,我还是飘了点儿,大一都没读完就开始幻想拿硕士学位,心态没有摆正。
做学问,最重要的当然是摆正心态、稳扎稳打,能跟着燕大一位数学正教授做课题,这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好吧,请鲁教授告诉我论文题目及论述范围。”
第143章 为我所用
鲁国珍给了沈奇几张纸,皱巴巴破破烂烂的,不用特殊处理便自带考古文物属性。
纸上有两种笔迹,一种是特别潦草的笔迹,字丑的跟狗啃过似的。
另一种字迹以正楷书写,刚劲有力,沈奇认得这种笔迹,鲁国珍的字儿写的很好看。
狗啃字占据了绝大多数篇幅,书写者以数学语言论述了一种算法,虽然逻辑混乱,但沈奇大致看明白了,即基于傅里叶乘子和傅里叶积分算子的有界性调和分析问题。
字写的又丑,语言逻辑又混乱,一般人无法理解书写者的本意,沈奇之所以能理解,一是他数学理解能力过人,二来鲁国珍的批注起到了关键作用。
鲁国珍在某页纸上用红色笔打了个x,文字批注是:“错误使用lebesgue空间理论,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