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领兵打仗过的许文成第一时间注意到的是容城六万士兵在这一次的交战中没了两万人。
这些人可都是他们燕朝的儿郎呀!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是李木知道了改良火器的方法却没有上报朝廷,那么他心里又是个什么想法。
许文成不敢深想,因为他再想的话就不得不怀疑李木是不是要造反了。
最终,在朝臣的意见之下,皇帝派了八百里加急圣旨到了容城。
李木率领着一些有官职在身的将士出来接旨。
朝廷派来宣旨的人吊着一双眼,格外的颐气指使。
那人宣完旨,把圣旨递到了李木手里,意有所指道:“李将军,皇上的意思你能明白吧。希望将军能以江山社稷为重,尽早呀,把这方法交给皇上。”
李木只是微微抬头,就可以看到自己面前这人洋洋得意的眼神。
当今圣上重文轻武,在朝堂上,就算是同样品阶的官职,他们这些武官都是要比文官矮半级的,这便也怪不得明明他打了一个胜仗,解决了匈奴带来的危机。
但是眼前这人还是那样一副看不起人的态度了。
估计在对方心里,自己就是一介武夫吧,要不是因为好命的知道了改良火器的方法,估计根本就入不了皇帝的眼。
李木清楚的看到了面前这人眼里隐藏的极深的嫉妒。
他复抬了抬头,然后便听到自己的声音。
“圣上的关心,微臣铭感于心。但是还是烦请刘侍郎替我告诉陛下,这火器制造之法李木是真的不知道。我军营里那些火器也是我从外人手里买到的,只是那人是自己主动找到我的,之前和匈奴的交战胜利之后,我便已经派人去找那个商人了,只是对方已经不知道去哪里了。”
通过对面那人震惊的眼神,李木仿佛从对方的瞳孔里面看到了一脸纯良的自己,真可笑,原来他这个众人口中的老实人也是会说谎的啊。
李木低下了头,掩饰住了自己眼里的讽刺。
他默不作声的听着对面那人对自己的指责,心中却是想起了昨天晚上阳青和自己谈话的内容。
可怜他一个过了三十几年的大男人,竟然还不如一个十来岁的小娃娃看的透彻。
阳青说得对,燕朝国力本来比其它国家就要弱,要是改良火器的办法被朝廷知道了,那些文官第一时间想的一定不是怎样用这些武器去保卫燕朝,而是怎样利用这些武器去得到更多的土地,就像是匈奴现在对燕朝做的这样。
传旨的刘侍郎最终还是气急败坏的走了,李木拿着圣旨回了军营。
许青阳虽然早就通过神识看了一场现场转播,但是现在她还是装出了一副焦急的模样。
“将军,怎么样,你没有把那方法告诉他们吧。”
李木赞叹的看了许青阳一眼,拍了拍她的肩膀,“放心吧,我虽然不是什么聪明的人,但是他们那些文官想什么我还是看的出来的。”
如果把火器交给了朝廷,到时候皇帝肯定会想着通过这个东西开拓土地,那到时候这个开拓土地的人选除了他们这些当兵的,还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