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在皇帝这样做了的第一年,燕朝便和北边的匈奴起了争斗,这些刚征兵上来的士兵还没有来得及适应军队的生活,就被送到战场上去了。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这次战争里,燕朝惨败,那只军队也差不多死伤殆尽,最后还是朝廷同意给匈奴每年进贡二十万两白银,匈奴的骑兵队伍才从燕朝里撤离了出去。
他们本来也就是为了求财才会一直劫掠燕国的。
匈奴虽然走了,燕朝的武将却没办法忍受这个耻辱。
所以后来经过多方谋划,才有了童子军这个政策。
这些孩童提前进入童子军队伍里,学习五年的本领,等到五年之后再上战场,他们的存活几率便会大大增加。
还别说这方法还真的有效,至少在这一任皇帝登基的时候,燕朝的国力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强,再到许文成率兵大退匈奴,燕朝每年对匈奴的进贡才停止了。
……
吃完饭之后,许青阳洗好碗筷,便又去了广场上集合。
朝廷并不是白白养着他们这些童子军的。
每天上午的时候,他们跟着千户练习武艺,等到下午的时候则是要去曹家村的土地里面劳作了。
曹家村地处南方,大都种的是水稻一类的粮食,而这些粮食长成之后,自然也是归朝廷所有的。
这事明面上看起来是这些孩子占了便宜,可以吃饱穿暖,只是练习练习武艺就每个月还有俸禄,将来入了军队还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要是真的立了大功,就是被皇帝封个候都不是奢望。
但是在许青阳看来,这事明显就是朝廷占了便宜。
古代孩子成熟的早,十岁的孩子在农家里面就已经被当成半个大人来使唤了。
现在他们被送到童子军里来,一方面要修炼武艺将来报效朝廷,一方面还要自己去种植粮食。
虽然说他们每个人每月还有半两的俸禄,但是在许青阳看来,这对朝廷来说根本就是一个无本的买卖。
到了广场上,负责曹家村的那个千户给这些童子军按照每五人一组都划分了各自的任务。
每个小组只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跟许青阳一起的则是四个看起来已经十四五岁的男孩子。
这便是千户大人主动照顾许青阳了。
许青阳虽然才来到这里一年的时间,但是她的学习能力却极为强,千户大人交给他们的本领,其他人可能得十来天才可以彻底吃透,但是到了许青阳这里,最多只要三天,她便可以掌握这一项本领。
也因此,曹家村的千户杨成功不禁对许青阳起了几分爱才之心,在平时也对许青阳多有照顾。
不过杨成功唯一不满的就是许青阳长得太过瘦小了,明明都十一岁的孩子了,她的个子却还是像一个八岁小孩似的,身材也瘦瘦小小的,看起来就不是成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