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夫人猜的没错,赵玉儿一家当年的确是胆小怕事,怕收留了顾清之而惹得顾清之大伯不快,给他家使绊子,这才不敢见顾老夫人。
待顾清之得势,赵氏也自知理亏,不敢往老夫人面前凑,只不过这回为了给女儿求一个好姻缘,这才又厚着脸皮找了上来。
顾老夫人甚少提起当年之事,许是今日见孙儿婚事落定,起了许多感慨,这才拉着顾清之说了好一阵。
说罢,还叹了一口气:眼下看来,当年咱们没留在化州也是好事一桩,若是留在了化州,有了栖身之处,只怕闻夫人便不会辗转找到你我二人,你与蓁蓁的姻缘怕是要跑咯。
顾老夫人说着,只觉话题愈发沉重起来,便一转话头,打趣道:若是留在了化州,只怕与你青梅竹马的人便不是蓁蓁了。
顾清之笑了一笑,不置可否。
顾老夫人不过是心有所感,当玩笑话说出来罢了,顾清之也不是执着于旧事的人,这事儿提了一嘴,在祖孙二人这儿就算是翻篇了。
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赵玉儿原是打算径直回院子里,可走出去一段距离,又想起斗篷与手捂落在了老夫人房中,便带着小卉谷欠过去取。
小卉心中正因得擦汗一事忐忑着,听得赵玉儿要原路返回去取,便自告奋勇地带着她抄了条近路,想着若是让赵玉儿少走几步路,也许便会觉得她这个丫鬟还有可用之处,回房算账时便不会责骂得那般狠了。
赵玉儿正热得难受,听得有近路抄,断没有不同意的道理,便跟着小卉走了小路,七岔八岔后便要回到大路上。
谁知前面是个岔路,顾老夫人与顾清之慢悠悠地走着,倒叫赵玉儿赶了上来。
赵玉儿原想迎上前去与老夫人一道前行,可隐约间又听到了熟悉的名字,便下意识地带着小卉后退两步,想听听老夫人背后是怎么说起她的。
刚巧老夫人的话头接近了尾声,赵玉儿未听得前面半截,只听得老夫人说,若是方面留在了化州,顾清之的青梅竹马便该换人了。
赵玉儿当时年纪也不大,不知晓其中具体原由,只是听说当年顾老夫人来投奔时,家中并未收留。
赵玉儿不明白家族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不明白若是当年收留了顾清之会给赵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她只觉得自家父母是个蠢笨的,竟然看不出来顾清之非池中之物。
尤其是听到顾老夫人那句只怕你的青梅竹马便不是蓁蓁了,更是气得紧紧捏住了小卉的手,指甲深深掐进肉里。
若是顾清之当年留在化州,他的青梅竹马,除了她赵玉儿,还能有谁?
若她与顾清之能有青梅竹马的情谊,闻樱是太傅之女又如何?
若她家当年收留了顾清之,将他抚养长大,有这份恩情在,即便顾夫人与闻夫人曾定下娃娃亲又如何?
若是她爹娘当年将顾老夫人与顾清之留在了化州,只怕今日顶着太尉未过门妻子这一名号的人,就是她了!更甚者当年,皇家赐婚这样天大的荣耀,也是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