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赵亮在屋里听到,把兜里的票拿出来给赵庆华,“给你妈把票送去。”

赵庆华跑出去,把票塞木青兜里。

出了木家的门,杨红就夸上了,“木婶子,你家大孙子长的可真壮实,一看就是个好小伙子。”

“哈哈,还行,几个孩子长的都挺高的。”

“你大孙子多大了?肯定好多人家相中了他吧。”杨红爽朗的很,一点也不见外的直接就问。

自从木建国去教育局工作后,王月娥没少被问这话,“翻年十七岁了吧,年纪还小,他爹娘想着等两年再说这事儿,他自己都还没长明白呢。”

“十七也不小了,孙媳妇也该看起来了,处处对象,今年结婚不是正好嘛。”杨红急道。她小女儿已经十八岁了,这么算来还比木家大孙子大两岁,可拖不得。

杨红又话里话外的说她小女儿初中毕业,怎么怎么好。

木青看了一眼,故意说道,“我觉得娘说的对,孩子还是要大几岁结婚更好,杨大姐也别急。说起大侄子相对象这个事儿,大嫂是不是说过找媳妇儿要找远一点的?”

王月娥点点头,“你大哥也是这么说的,对了,翘翘当时还说啥’距离产生美’,小人家家的,真是笑死了。”

杨红忙道,“那也不是,娘家近咱们老人也能帮把手。”

“你说的也有对,慢慢看吧,建国年纪还小,至少要满十八岁再慢慢相吧。”说到这儿,王月娥又问木青,过年的时候自由市场开几天。

杨红不好插话,暗自急再心里。有正经工作、有大房子的年轻人可不好找,她观察了几个月,好不容易相中木家,可不要让其他人抢了先。

王月娥又不傻,哪里看不出杨红的意思,大孙子相媳妇儿这事儿她可不会插手,看儿子、儿媳的意思吧。

俩母女在城边的自由市场买了二十个鸡蛋、两瓶腐乳、一块豆腐、两斤黄豆芽,回到家十点出头。

在门口和杨红分开,关上院门,木青就说开了,“要我说这杨大姐也太着急了,看她那样子恨不得马上咱们就同意亲事,下午她就把女儿送上门来。”

“咋了?”张桃花好奇道。

木青笑道,“还不是你大儿子入了人家的眼,一早上围着咱娘说她家小闺女多能干、多漂亮。”

张桃花也笑,“不是你侄子招人,是咱家的大房子让人眼热,你以为这些话这半年我听少了?”

在堂屋的木建国,听到这话脸都红了。

木建军凑过来,“哥,你想找个啥样的?”

“去,一边去。”木建国不好意思。

“说说嘛,你现在都是大人了,处对象咋了?”他就比他哥小一岁,咋没人来问他呢。

赵庆华、木建党翻年过去也十五岁了,对这事儿也好奇的很。

少年们躁动的心啊!

木大河在隔壁屋里做活,听到木青和张桃花说话,隔着墙大声说,“毛都没长齐,没满十八岁给我老实点。”

木家从木大河、木二河两兄弟开始,就没有早婚的,王月娥老两口也觉得孩子大一点结婚比较合适,让孩子多经点事。

屋里一群孩子听到木大河说的话,一下子安静了。

木家中午做的是油煎豆腐、清炒黄豆芽、豌豆尖鸡蛋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