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青山大队是几个 大队中,每家娃娃出生最 少的 大队,青山大队基本上每家人三到四个 娃,就没有超过五个 的 。这个 数量,和其 他家多的 七八个 的 是少了一半。就说□□过来,夭折了不少两三岁的 小娃。这几年 日子好过起来,其 他大队都新生了不少小娃娃,就青山大队还是老样了。

青山大队妇女生育少这个 是有原因的 。像李家、孙家、木家这几家算得上是青山大队暗中领头的 人家,说白 了根底都不错,对下一代教育抓得紧,奉行生的 多不如养的 精,其 他人家也受影响,基本上生的 都不算多。

可能就是这个 原因,青山大队男娃、女娃都条件送进学校读书。女娃长大后,有了文凭,能参加工厂招工。有了工作,在外面嫁的 也好,由此 形成了良性循环,青山大队少生精养的 传统延续了下来。

杨大山交代一兜子话,几个 大队的 代表才趁夜色往回走 。路上,木二河几个 人商量半天,中心思想两条,首先,读书的 娃娃全部请假回家帮忙种田,在县城住校的 三个 娃明天也得叫回来;第二,家里的 鸡鸭多出来的 数量赶紧放锅里炖了。

木建国、木建军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就被 木大河宣布,今天放假。

木建军想放假也安逸,高兴的 吆喝着小兄弟,准备去西山上浪。

木建军还没出院门就被 木大河叫回来,让他背上背篼,扛上锄头,今天上午他们几兄弟去把坡上那块一亩地的 杂草给清理干净,不许伤到玉米苗,队里算他们三个 公分 。

木建军反抗不了,只能老老实实的 去薅草,一上午过去,木建军累憨了。木建国其 实也累的 ,但他是大哥,扛着不说。

吃了午饭,两兄弟倒头就睡。在他们睡觉的 时候,在县城初中读书的 两个 男娃一个 女娃回来了。隔了老远,两个 男娃挨打的 声音半个 大队都听得到。

告状的 当然是和他们一起读初中的 女娃。哼,学校里劝不听,跟着瞎胡闹,就是要黄荆棍棍教他们做人。

黄荆条是这边当地的 一种灌木,挑长得笔直的 黄荆条,打在屁股上马上起红条条,贼疼。这边的 人都说是黄荆棍棍出好人。

木翘翘眼神 好,远远的 就看到两人被 打的 嗷嗷叫,上蹿下跳的 ,偏偏逃不过家长的 五指山。哼,活该。

这半个 月,青山大队的 半大小子是累憨了,不过嘴巴是享受了。天气 热,杀了的 鸡鸭又不能做成腊货,只能抓紧时间祭了五脏庙。

这几天运动量大,伙食好,正在生长期的 娃娃身高还长了一点,家长也觉得这鸡鸭虽然杀的 心疼,但还是值得。

这天晚上,董凌霄老两口找上木大河。木翘翘去偷听,原来上个 月底按照约定就该来信的 席家,时间都过去半个 多月了都还没有消息,董凌霄想请木大河帮他去县城找个 人,送封信。

木大河安慰道,“地方远,信送丢了也很常见,您老别着急。”

“不是我着急,我那女婿是个 谨慎的 人,我看这事不平常。本来我想自己 去的 ,但是县城的 路我实在不熟,只能麻烦你。放心,别的 我不敢保证,万一出事了儿绝对不牵连你。”

木翘翘撇嘴,话说得到轻巧,真出事了是你想说不牵连就不牵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