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光帝早就听说魏景和的夫人开始就是因为家里人不同意他们在一块才被迫分开的,若是这样就说得通了。
承光帝同情地看了魏景和一眼。
魏景和:……岳父大人比他还能忽悠。
“像方才吃的那些水果都是海上飘到逍遥岛附近的,应是哪里翻船这些东西飘到岛附近,有岛民拾起来就种出几棵,一般都是收上来再分发给有功之人享用。”
承光帝还以为刚才那些水果在逍遥岛上种有不少,原来也是那么稀罕。既然是从其他地方飘来的,若能出海,未必寻不到。
安爸又说,“我逍遥岛偶尔也会派人出来采买,像红薯土豆玉米这些就是当年捡到了种了些,想着拿到大虞换东西。”
承光帝就想到土豆和玉米是魏景和从顺义县被抄家的那富商那里得到的,红薯是逃难路上捡到的,应该是换了红薯的人觉得上当受骗就给扔了,恰好被魏景和捡到。
这就说得通了,要不怎么说他有福运呢。
既然是不接受外人踏足的岛,承光帝自然也不会强求,只要对大虞不构成威胁,可以当楚梁这小国一样存在。他只想知道出海的可能性,如何出海。
魏景和就坐在旁边听他的岳父大人跟承光帝相谈甚欢,真该让安觅来瞧瞧,到底谁才是最会忽悠的那一个。
最后,承光帝还留两人用了午膳,表示和逍遥岛岛主相谈甚欢,又督促魏景和尽早将那什么六分仪做出来。
魏景和知道承光帝只怕不久就要派人组建出海的军队了,这个跟他们组建的小队不同,朝廷要出海,哪怕有了方向,要组建完善起码也得要一年,而他们组建的年后就从南边海域出发了。
承光帝独自接待逍遥岛岛主,还留二人一块共用午膳的消息传出来,关注这事的人不免又高看了魏家一眼。
在他们看来这逍遥岛独立在大虞之外,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国,而魏夫人就是一国公主。啧,这魏景和真是福运逆天。
……
没多久,魏家就建了祠堂,从魏老头开始自成一族,也就是说以后魏老头就是这一支的祖宗,崭新的族谱写上子孙的名字,在安觅的提议下,魏老头也同意魏家女子一律上族谱,从此,魏氏大族由此展开。
公堂那事后,都知道魏景和仅剩的族人出来作证将他置于死地,今日独立成族,倒没有人说什么。经了那场事,也是真的怕了,连爱弹劾魏景和的杨御史都歇了。
之后就是分家。
虽然魏家二老让安爸安妈参与,但安爸安妈知道分寸,一早就躲去新家那边了,这事哪能掺和。
其实也没什么可分的,家里的银钱只分庄子的出产和原来车子积木那些合作所得,像玻璃铺子这些,都默认是安觅的。
银钱和庄子的出产,魏景和就没要,只要了庄子,如今庄子上太多东西,给魏老大也不妥。
就算什么都不给魏老大,魏老大也毫无怨言,光是安觅给出的红薯粉制作方子就够他折腾了。
就这样,两兄弟分了家,魏家二老秉着跟长子养老的风俗规矩,还住在魏老大那边,顺便照看两丫头。
因为就隔一道墙,除了不一块吃饭,倒跟以前没多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