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人挤人,从燕城到玉州需要走七个小时,袁霄承把段思容送上座位,最后攥着她的手轻轻用力。
“我下去了。”
“好。”
袁霄承站在月台望着火车车窗,段思容靠在车窗边对他微笑,火车启动的时候做了个鬼脸。
其实人还没走,已经开始想念了。
火车鸣笛,车里的人看不到月台,月台上的人还能看到火车尾巴,袁霄承定定站着,眼里心里都是她刚刚笑的模样,以及那无声的三个字。
他望着火车消失在眼帘,奔向远方的广阔天地,眸子里涌出一股亮光和活力,仿佛抓住了什么。
于是,火车站月台多了一个怪怪的军人,在月台傻站半天,然后飞奔着离开,丝毫不顾形象。
远方的绿水青山映入眼帘,段思容隔窗欣赏了小半天,索性拿出素描本将心里的东西画出来。
绿皮火车出乎意料的没有晚点,准点到达玉州火车站,段思容找到接她的年轻军人,乘车前往驻地,兵哥哥很健谈,或许是知晓段思容的身份,介绍的时候说起驻地走出的烈士,其中就有容易,他优秀的履历,以及英勇牺牲的悲壮。
到招待所放下东西,兵哥哥小张带段思容进了驻地,见到段合安战友许叔叔,也是容易生前的朋友,往年来玉州都会过来拜访。
许叔叔带段思容去了阅览室,这里有全军优秀军人的感人事迹,也有有关容易的报道,他生前在此服役,去世后也被后来的年轻军人瞻仰学习,在驻地的发展史中也有一段关于徐林林的描述。
段思容坐下来将这些东西认真看完,既陌生又亲切。
她穿越而来,记得最深的是段家养恩,但依然感谢了给了生命的亲生父母,打心眼里觉得在这里找到了一份归属感。
第144章
烈士陵园松柏苍翠,段思容将一束菊花放在容易墓碑前,恭恭敬敬鞠了一躬。
“爸爸。”
许叔叔在一旁说:“上次小袁过来,我也知道,还特意到我那了解了容易的过去,也来了这里拜祭,你们好好过日子,你爸肯定高兴。你们父女俩说说话,我去看看别的战友。”
“谢谢许叔叔。”
他摆摆手走了。
段思容望着那张有些模糊的黑白照片发呆,许叔叔夫妻都是容易的熟人,也记得一些特别的事情,都一一讲给她听,容易是个大老粗,但因为一直流浪没有家,比谁都渴望有家人,和徐林林结婚后最盼望的是有个孩子。
临行之前,段合安将容易的日记本给了她,他不常写日记,内容不多字迹潦草,过去这么多年很难分辨,但在知晓徐林林怀孕的时候,容易在日记本上写。
“感觉媳妇怀了个闺女,一定是,不行我得好好练练,不能让人欺负我闺女。”
段思容蹲下来,摸了摸墓碑上容易的名字。
“爸爸,我该怎么练才不会觉得难受呢”
她不愿意离开段家,爸爸妈妈没有不要她,待她和亲生女儿一般无二,哥哥姐姐姐夫也对她极好,可陶梅玉生下了孩子,一直僵持下去,孩子渐渐长大,家里的情形又会如何?她不能阻止父母和孙子亲密,也从没有想过这么做,但她和陶梅玉绝无和解的可能,卡在中间,也会让段思齐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