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页

自己的响水镇和响水镇上的学校,也成了吸引员工打算调到美国公司来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个事情多少让他有些头疼,看来以后在这方面确实要更加慎重一些。成了热门的事情,必然就会有竞争,良性还好,恶性的话,将来真的很麻烦。

得亏今天花黎跟自己反应了这个问题,要不然原本想要让国内和国外公司联动,促进各个公司快速发展的事情,反倒会阻碍公司的内部团结。

这是小事儿,也是大事儿,再将菜炖上后,刘赫明就给陈老打了个电话,邀请他老人家也过来一起吃饭。

对于刘赫明的邀请,陈老倒是挺好奇。这货知道自己喜欢素淡安静的生活,所以非必要的时候,都是很少邀请自己过来吃饭。

“你小子,这是又有了什么事情?”来到刘赫明的家里后,陈老笑着问道。

“小事儿,非常小的小事儿。陈老,您觉得我们在国内也开设一所私立学校,怎么样?”刘赫明笑着说道。

“虽然说已经有了这么计划,但是你想要建设什么样规模的学校?单纯的小学、还是小学中学完全都在一起的学校?”陈老问道。

“这个问题,我还没有仔细的考虑。不过我觉得小学和中学共同建设,这个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刘赫明反问道。

陈老笑着摇了摇头,“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考大学,这个重要的环节上,就有太多的不同。”

“在美国,是以个人申请,面试官面试为主,学习成绩为辅。而在国内,虽然说有的大学也有自己的自主招生计划,可是覆盖的人群太少了。”

“咱们现在虽然也积累了一些教育经验,可是相较于国内类似的学校来讲,咱们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我的态度倒是无所谓,关键是你自己要考虑好。”

听陈老一说,刘赫明反倒有些为难了。确实啊,国内的升学压力,真的是蛮大。那些“高考名校”就不说了,恐怕到时候自己的学校,都比不上一些市重点的升学率高。

“陈老,您觉得可行性怎么样?”想了一会儿后,刘赫明问道。

“可以建,但是不能太盲目、太着急。”陈老想了一下说道。

“比如说,前期,我们同样以小学为主。只不过跟美国小学的教学方式还是要有所不同,要倾向于国内的传统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