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入座以后,看了梁学超一眼,梁学超只微微点了点头。

在这桌上,确实也不适合说什么话。

他们几个都是男性,还都算是有身份和地位的人,苏采青一个女性能和他们在一桌坐着,在外人看来有些违和。

而苏采青在猜测到了几分李书记的用意之后,心情也平复了许多,以哺乳期为托辞,婉拒了喝酒的事儿。

这样在别人看来,是不识趣,和人家领导喝酒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可是苏采青为了自己的身体,也为了孩子们,并不打算喝。

想来,李书记想怎么样她,也做不了多大的动作。

若是为了这样的小事,要来逼迫她一个女人,今晚的谈话就更要小心一些了。

曾经一个教育部的小小主任可以让苏采青吃瘪,现在苏采青却可以审时度势地拒绝书记的酒了。

黎阳看在往日的合作上,也提到:“李书记当年读书时,就对女同志抱有同情,觉得她们相对于男人来说,非常不易。现在也是如此啊!”

提醒苏采青,他们和李书记以前是同学,也告诉李书记,这个后辈与自己和梁学超关系不错。

“嗨,那时候是看到我娘和家里的姊妹,才有那样的感觉,现在过去这么多年,看的事情多了,也就觉得这种事已经不仅局限于她们了,而是广大的女性同志了。”

这也算是表明接收到了黎阳的意思。

黎阳给了苏采青一个安抚的眼神,苏采青心情也放松了许多。

李书记果然问起了,苏采青的那份议案。

议案的内容挺长的,苏采青也把观点论述的挺清楚了,可是李书记还是有不少问题要问。

苏采青也尽可能解答了。

那些大道理之类的,苏采青也不用多说,从政多年的李书记,对政治经济上的熟练,应该比苏采青出色一些。

黎阳和梁学超也时不时插几句话,也都是问苏采青问题的,他们也对苏采青的意见很有兴趣。

聊了两三个小时,杨雪中途还加了好几个菜,又拿出了两瓶新酒,才应付了这一晚上的聊天。

到最后,李书记似乎有些醉意了,眯着眼睛问苏采青:“你的生意大多在上海,你有没有想过,在吉阳做点什么呢?”

苏采青的生意在上海,那也是因为,市场主要是在上海。

这样点着名问,苏采青如果不能说点什么,似乎不好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