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英也教了小溪好多现代做菜的手法,也算一门手艺了。
马娘子一家前年赎身出去了,后来落英只买了个30来岁的婆子住在倒座房看门。
落英迫于这个社会的封建枷锁,并没有出去闯荡江湖或者做生意,一是不觉得古代社会有什么好瞧的,二是手里不缺钱,也怕做生意影响儿女名声。
再说她本身就不是女强人的性格,这样安稳的过日子并不觉得无聊,甚至觉得挺好的,学了刺绣,而且这个刺绣学无止境,十年了她觉得绣得还不够好。
两个儿子一直在学堂学习。大江学习胜在勤能补拙,成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几年前就成了童生,今年下场秀才。大河心思都在玩上,考童生考了3次才过。
“来,今天吃红烧肉,”落英给每人夹了一筷子。
大河有点心不在焉的,筷子戳着碗里的肉:“娘,我不想读书了,”
“怎么突然就说不想读了呢。”落英疑惑道。
“就是不想读了!”
“那你以后想做什么。”虽然这个社会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但大河读不进去也没办法。“去做辽河边抗包的苦力,还是去村上种田,还是做街边的店小二每天点头哈腰迎来送往的?”
“都不想做。”大河一脸菜色。
“你要是成不了秀才就只能做这些,顶天了去做个账房,每天算不完的帐。”落英吓他。
奈何他已经16了,吓不到了“才不会,我可以去私塾当夫子。”大河声音里带着些洋洋得意。
“私塾的夫子是夫子里最低等级的,如果你考中了秀才,就可以在临海的书馆当夫子了,如果只是童生,私塾还不一定要你。每年童生有那么多个,我们临海可不缺童生。你最多去村里的村塾当夫子”大江放下筷子也帮腔教育他。“而且你不想让娘过上好日子吗,娘每年绣那么多绣品出去卖,眼睛都要花了。你对得起娘吗”说到后来,大江有些生气,口气严厉起来。
“我不是,”大河急道,“我只是想早点赚钱,不想娘那么辛苦”
其实落英一点不辛苦,绣品只卖小部分,大部分都放空间了,还买了不少精美的绣品,衣服收藏在空间,绣花只是打发时间的:“娘怎样都没关系,如果你现在不去学堂了,那是不是前些年的努力都打水漂了?在坚持两三年考个秀才,得到的回报会更大,娘相信你可以的。家里你们不用担心,娘会安排好的。吃饭吧,饭都要冷了。”
“嗯,”大河闷着声音回答。
晚上大河房间的灯亮了一夜。
自从那晚以后,大河学习态度端正了,所有的时间全部拿来看书背书上了,大江本来就喜欢读书,被大河影响也更加努力了。
落英瞧着他们努力的样子颇感欣慰,这次秋试后,不管他们中不中秀才,都要给小溪定下人家了。小溪14岁了,在这个时代要定亲了,不然好女婿都要被其他人抢走了。
快府试之前,府城陆续来了很多来考试的童生,在院子里都能听见那些学生路过时高谈阔论的声音。大江大河也日益紧张起来。书馆的夫子不建议大河去考,大河坚持要去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