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刚刚天子又看了时迁的文章,初看平平无奇,略显平淡,然而越往后你就会越惊喜。

他的文章是从小处着笔,慢慢拉开,以小见大,讲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在文章中后半段,他也吹嘘了皇帝一把,但同时他也指出了问题,政策的落实方面不到位,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那建议给的很合皇帝心意,天子想要趁此次科考收拢几个心腹替自己办实事,要的就是时迁这样敢为、想法又和自己一致的臣子。

天子满意了,点评道:

“这人我记得,在大殿上表现很沉稳,长得也好看,我看传胪就给他了。”

读卷官们:“……”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天子已然选好了十来个人,勾勾画画的,将自己相中的几人混在其中,把原先的二甲排名弄了个乱。

看了十几份卷子他就没心思看了,问读卷官们对他选的有意见没,没了他就要撤了。

众人也没奇怪,只当天子这趟过来是心血来潮,现下看累了,没兴趣了。

又见天子选的人里面只有二甲的传胪比较重要,时迁既是长得好,托生的地儿又引得天子起了兴趣,点他做传胪不足为奇。

只是不由感叹一句这人命好罢了!

大臣们生怕天子多生是非,因而,哪怕他们并不欣赏时迁的文章,见时迁被点了传胪,他们也没意见,只想赶紧将天子这尊大佛请走。

等天子出了内朝房的门,众人皆放松下来。

“吁,还好大家顶住了压力,没叫陛下把状元榜眼探花给霍霍了!”

忽而天子又折了回来,只站在门口,似笑非笑地看了这群一副劫后余生的读卷官们一眼。

读卷官们:“……”

第七十八章 ……

就在天子的保驾护航下, 时迁由二甲倒数一跃成为二甲头名,到了二十五日传胪大典,着实出了一把风头。

传胪大典后, 时迁和金举人合租的小院一时热闹起来。

时迁本就相貌极好,身上还有一股子读书人的书卷气, 加之人又年轻有才华,正是那些等着榜下捉婿人眼里的香窝窝。

许多人登门打听时迁家庭状况, 想替自己女儿求亲。

时迁没有做薄情郎负心汉的打算, 自然如实相告, 家中已有一妻一女。

时迁这大实话劝退了大多数人, 但还是有一两个不死心的,比如翰林侍读学士府的秦大人家里。

且说秦大人在传胪大典看到时迁, 见他少年意气,又得圣心,回去后闲话之间跟夫人提起不免就称赞一二。

秦夫人听了就很上心, 她膝下有两女, 长女已经出嫁, 下剩小女儿在家, 因早年订亲对象不幸染病早丧, 尚在闺中。

秦大人是从五品的翰林官, 听着美名有了,但实惠不大, 在这随便掉块牌匾砸到的都是个当官的京都里,着实不起眼。

秦夫人听秦大人对时迁多有赞赏,且时迁的传胪又是皇帝钦点的,觉得时迁前途广阔,跟自己小女儿十分相衬。

她起了心思之后就问秦大人。

秦大人摇头, 说那时迁已经娶妻,孩子都有了,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