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舟回过神来,不耐烦的挥开他的手,“去去去,别打扰小爷。”
小厮不敢还嘴,今日他家少爷本该与通判家千金共赴灯会,谁知他家少爷半道上一听,便逼着他掉头来了靖州避难。
“子服这几日也不在家,问夫子他也不说。”
谢舟叹了口气,眼前又晃过方才那姑娘娇柔的模样,不觉摸了摸胸口。
跳得有些快。
“小姐,您面具怎么掉了?”
侍女一惊,手忙脚乱给她戴上面具,挤出人群,便看见了一袭锦衣的姜术。
“来了?”
姜术和煦的笑笑,随即伸手取下了她的面具,柳寒瑶淡淡应了一声,跟在他身后远去。
另一边,姜妙正站在小摊前犹豫不决。
她手中拿着一张淡黄色花猫的面具朝脸上比划了一下,转头问沈之言:“好看不好看?”
沈之言看着她头上翘起两根倔强的发丝,看起来倒跟那面具上的猫耳朵似的,不由瞥开视线,淡淡道:
“面具好看。”
姜妙不满地撇撇嘴,随即将一个白狐狸面具扣到他脸上。
“你太高了,低下来些。”
沈之言顿了顿,还是低下头来。姜妙努力踮起脚尖,去给他系上耳边的丝带,沈之言低头看着她,她站在满街华光下,眼底倒映着的全都是他的身影。
似乎对打得结不满意,她皱了皱眉,又重新踮起脚尖给他系。
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耳垂,微凉的,却带着难以言说的痒,似四月柳絮因风起,缓缓降落在他心上。
他勾结动了动,不自觉后退了一步,借暗处的遮挡隐去自己微红的耳根。
“哟,两位真是郎才女貌呀!”
摊主适时的说着吉祥话,又道:
“据说从这里——”
他指了指前面的路口,“一人往东,一人往西,若最后都能在鹊桥上相会,那代表二位就是天定的姻缘!”
姜妙心中一动,偷偷打量了他一眼,怕他出声拒绝,便藏住自己的小心思抢先道:
“入乡随俗,我往西!”
说着她不等沈之言开口,带上面具跑开了。
沈之言拒绝的话留在口中,瞧着她逃一般的背影,唇角下意识提起。
罢了。
他收回目光,依言往东而行,良久,眼前便出现了一座寺庙。
庭院里有一颗巨大的树,也不知已经生长了多少年的光景,树上挂着数不清的红绸和木牌,有些笔迹已然干涸,也不知曾经承载着谁的心愿。
“施主,可是有所求?”
一位小沙弥看见他,便上前来询问,沈之言看了他一眼,道了声不必。
可他转身时却突然想到了什么,脚步一顿,再次折转了回来。
接着,寺庙的小沙弥便看见方才这个神色冷淡的郎君从箱中取了个木牌,又不知从哪儿掏出一把小指大的刀,之后认真的在木牌上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