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一样,没能在婚事上得逞,且看那位徐氏夫人如何吧,她那手段可多着呢。”
*
东边,永安宫。
窦氏本只是继后,她的嫡子三皇子早夭,后来又被淑妃秦氏平白无辜占了半边天,要不是娘家得力,该不成了。
窦太后坐上首,不及四十岁的年纪,却穿着一身降紫色,倒不及下手坐着的她母亲定国公夫人徐氏穿的鲜亮。
徐氏着苔色修亭台楼阁的褙子,神情不苟言笑地同窦太后说了一遍章府的事。
窦太后从头到尾听着,听完竟忍不住叹了一句,“这一桩桩的事,竟真像话本子里写的。”
话没说完,她母亲徐氏便皱了眉头。
窦太后约莫也感到自己这话有失体统,清咳了一声。
“章首辅这般,皇上没什么说法,朝臣们约莫也奈何不他吧?”
徐氏点头,“娘娘说得是,堂已拜了,一时无解。若是想要拉拢,倒可以从那沈如是身上下手。”
窦太后看过去,“母亲要先拉拢那沈如是么?”
沈如是出身花楼,而她母亲徐氏自来最讨厌烟花女子。
果然徐氏面露几分难看,眉间川字印了出来。
“这事倒也不急,先看看那沈如是的手段再说。她刚成亲,那府里又乱得不像样,且看她如何处置府中人手,便可见此人手段了。到时候再说拉拢又或者打探,也不迟。”
窦太后说是。
看来在来之前,母亲在家已经同父兄商议好对策了。
“这事既然不急,母亲还有旁的事吗?”
徐氏道,“自是有了,国公爷的意思,想让娘娘二弟调去西山大营。他在外任职许多年,前阵子抓匪贼立了功,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他去了西山大营,离娘娘近,也算是领了京兵,往后升迁有路。”
话是这么说,但西山大营是先帝死前特特托了老臣,替皇上抓在手里的地方。
而定国公府却被先皇的安排,排斥在外,她父兄最担心定国公府同皇上的关系不尴不尬,往后会没落下去,倒想去西山大营抓些权柄,可惜不成。
二弟如今抓了几个毛贼,就能进去?
窦太后不太看好,但没回绝。
“探探皇上的口风吧。”
皇上如今可不好糊弄了。
徐氏看了她一眼,“娘娘还当尽力,这机会来之不易。只有娘娘的父兄得力,娘娘才在宫中更加显贵。”
窦太后微微低了头,“母亲说得是。”
徐氏这才和缓了几分脸色,“娘娘忙娘娘的事情吧,章纪堂的事,国公府会再想办法弄清楚他到底如何态度,又是什么动作。后宫朝堂,本是一体。”
*
御书房,章纪堂莫名一阵耳热。
皇上赵赋抬头正好瞧见他耳边,“先生,是谁念叨你了?瞧这耳朵红的?”
赵赋啧啧两声,歪着脑袋看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