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简单来说无名就可谓是天道自然。
但是这一言论又牵扯到一些佛教言论, 在佛家思想中, 无名又称无明,佛经中记载为心因为滞留各种相而产生的执著,这些执著覆盖了真如本性, 仿佛蒙蔽日光的黑点。比如说贪、嗔、痴、慢、疑,这些都是无明。
琼朝中佛教盛行, 道教式微, 男人执笔良久, 不知该按照哪方面下笔, 慢慢的,汗水自他额头上慢慢渗出,他暗道自己自大,没有等摸清底细再上场,时间慢慢过去,他只好硬着头皮写下摒弃贪嗔的语句,就匆匆下了场。
有人起了头,其他人也就都匆匆赶了上去。
方弛远和方弛林站在一起,方弛林看了方弛远一眼问道:“弛远有什么想法?”
“道家无名,佛家无明。慧然禅师在这,四哥以为嵩先生讲的哪个?”
“当然是道家无名。”
方弛林直截了当的说。
方弛远听了颇为奇怪,:“四哥从何处推算的,这么肯定?”
“刚才嵩先生先赞了李先生的题名,又说是跟风,提醒已经很明显了。”方弛林一脸肯定的说:“仔细一点也就知道,无始,无名当都是道家经典。”
“如此说也在理,佛家道家都各有所长,虽然当下佛教在我琼朝兴盛,可是道家也不是全然销声匿迹了。”
方弛远说完,抬头就看见了慧然禅师,因为文会的事,他已拜访禅师多次,在禅师面前留了印象,因此就双手合十对禅师行了一礼。
禅师抿嘴笑笑,双手合十还了一礼,对他们之间的谈话没有任何表示。
仿佛刚才的注视只是无意,方弛远转头,他又把眼睛低垂了下去。
又讨论了一会,方弛林也上了案板前面。
方弛远看看众人,虽说心里没有多少把握,但是《将进酒》
诱惑实在太大,他给自己做了个思想准备就也到了案板前面。
一个月前,他帮助李云长整理存书时,曾在野史上看到过一篇杂谈。
杂谈内容大致就是说琼朝成立时,道教佛教其实是并驾齐驱的,佛教信徒多集中在西南方,道教信徒多集中在东北方,两教各占半壁江山,只是丰瑞四五年时,朝廷下令兴修佛寺,弘扬佛教,如此数十年过去,道家也就渐渐式微,一府中也见不到一两处道观,反观佛教倒是遍地开花,佛寺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