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姐妹对苏桐很是崇拜,也打心眼了对这个大姐好,早早起床,给她烙好饼,卷上腌制的萝卜条咸菜,苏映雪自己还悄悄收拾了小背篓,想要跟着苏桐一起去。
苏桐摸了摸她们两姐妹的头,劝了好一会,才打消苏映雪跟着她去的念头,姐妹俩一起将她送到门外。她不放心的又对两人叮嘱了一句:“雪丫、梅丫乖,在家照顾好娘,娘肚子疼了要去叫李大娘,要烧热水。”直到姐妹俩点头转身回了家,才放心的转身大步向着后山的方向走去。
周芸娘生产也快了,她得抓紧时间,赶在周芸娘生产前在多存点银子,她其实也有些惶恐,觉得自己性子太急了。除了往山里寻摸营生,她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法子能让这一家子的生活改变。
她年纪太小,镇上、县上又太远,她一个女娃子,又不能长期离家在外,这地方重男轻女的思想那么重,她今年十一了,在过两年,年纪一大就该寻摸亲事了,到时候她在往外走,村里的口水唾沫能淹死人。
所以,她不得不拿这十一岁还没长开的身子拼一拼,不赌一把,没活路。
如果可以,她也想守着二十五两的存银休息一阵子,但她知道,她去镇上卖了野灵芝的事情迟早会传开。到时候,村里的人怕都会一古脑的全上山采什么药材。乘着现在冬日了,不到最冷的天,村里人还没听到什么消息,她要去搏一搏。
她有着上辈子三十年的心性,也打心底了接受了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穷的如此绝望的家庭,但凡还能想到一丁点的办法,她也不会用这样的法子博生活。
天色刚蒙蒙亮,但对穷人家来说,不算是很早了,临近农历十一月,快到深冬了,家家户户都在储存柴火,山脚下的干柴捡完了,壮年汉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拿着刀斧去山里砍柴,村里小孩也不闲着,个个背着背篓,没多有少的捡拾干草干枝柴。
第10章 好运并不是常常有
苏桐疾步走着,见着村里上山打柴的邻居们,她很有礼貌的见一个叫一个,苏家做为村里最穷的人家,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求到别人家门前了,她嘴巴得勤快点。
村里的人也习惯了苏桐的变化,见她叫人,有的会答上两句:“桐丫,起这么早捡柴。”
有的则疏离的看她一眼点点头,有的则酸溜溜的说上一句:“你家有钱又粮了,咋还起那么早捡柴。”
听到这样不怀好意试探性的搭话,苏桐大多是低下头不回答,苏家年末还了那么多的粮债,在松江村很是引起了一阵轰动,加上苏三婶子又爱家长里短的闲说话,背地里肯定有人胡乱起猜疑的。
苏桐知道村子里的人大都不坏,只是冷不丁的看到松江村最穷的一户人家有钱了,有嫉妒羡慕的心理是肯定有的。
松江村是个地势长条形的村子,村里百十口人家也有不认识的。有认不出她模样的,便会私下里问:“谁家的娃,这么懂事,叔伯大娘婶子的叫,嘴这么乖,就是不认识也是咧嘴笑呵呵的,待听到是苏宝田家的娃,便会嘴里啧啧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