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不许给他,说好一人一个,不能多吃。”
苏桐伸手拦着周芸娘的手,转头看着苏弘武虎着脸训他:“给娘吃的,娘肚子里有弟弟,你的已经吃过了,不许吃别人的。”说完,将粥碗往他面前一推厉声到:“在不听话,不喝许你吃饭。”
苏弘武撇了撇嘴,端起面前的半碗饭,呼噜呼噜的喝了起来。
最怕穷家养娇子,怕到时候他们不知道感恩,苏洪武的这段日子仗着他年纪最小,什么都想多吃点,说好一人一个鸡蛋,苏映雪和武弘文都让了他半个,还不知足,还想吃周芸娘的,长此一往,只怕会惯的他性子骄纵顽劣,长成歪瓜裂枣的模样。
苏桐绝不会纵容这种事情发生,一家人,相互扶持才能走下去,否则,靠她自己一个人,撑下去太难了。
第8章 生活总得往前奔
由于苏家的饭食改善,孩子们性子变了许多,但他们说话还是口齿不清楚,苏桐知道,这可能是不经常说话的原因,苏宝田和周芸娘平日里太忙,根本没有时间和几个小的亲自互动。原主苏映桐也是个沉默寡言的性子,照顾他们已经是很不错了,更比说在教他们别的事情了。
在苏桐接收的记忆力,她跟四个小的都不怎么说话,苏映雪、苏映梅还好些,好歹六岁了,多少能说几句。苏弘文、苏弘武则是因为年龄原因,压根就说不着,更别提教他们学说话了。
另外,苏桐还发现,以往苏家穷困的日子,几乎给孩子们照成了很重的童年阴影。由于长期挨饿,四岁的苏弘文、苏弘武严重营养不良,因为在冬日里也被冻伤过,她这两个便宜弟弟的说话做事上明显要比普通的孩子慢半拍,这在上辈的现代就是发育迟缓,智力受损表现。
幸亏现在苏家有是米粮,饭食也跟得上了,如果在照着让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下去,他们就算在童年里没被饿死,以后的人生也过不了多好,可能一辈子都要饱受饥寒劳苦。
相比之下,六岁的苏映雪、苏映梅发育的要好些,也只是相比苏弘文、苏弘武而言,两人的智力同样不高。苏桐接收到的记忆力不是太多,都是家里的一些基本情况,其中就有苏宝田教她们姐妹三人读书识字的片段。
只可惜,苏映雪、苏映梅的智力实在是不高,苏宝田给她们开蒙二年,也只是教会她们学会了读三字经而已。不过,在这样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了,苏宝田在吃不上饭的情况下,还能教闺女识字,已经是个异类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苏桐每天不管做什么都带着四个小的,然后不厌其烦的,一字一句的教。从家里家具、事物、山里的风景等等,只要是用语言可以形容的东西,她都给四个小的讲解一边。
村子里孩子,起初不愿意跟苏家的几个孩子玩,但随着她们姐弟四个频繁的出门在村子里溜达,所做的事情都是别的孩子们不知道,不会玩的,渐渐的让别的孩子们有了好奇心。苏桐偶尔还会做点好吃的带着,有孩子们和她们姐弟几个玩的时候,就给大伙分点吃的,一来二去,她也收获了几个孩子的友谊,时间一长,不用她刻意的去做什么,只要她们姐弟几个出门,便有孩子们出来跟他们玩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