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肇和宁远侯各自蚕食了不少地盘,加之后期魏宁书的崛起,此时天下能叫得出来名字的枭雄也就他们三人了。
其他在夹缝中生存的势力,已然不多了。
当然这其中最为特殊的就是应城了。
天下人都看得清楚,闻肇,宁远侯和魏宁书三人全都默契的不去惹应城。
而闻肇和魏宁书两人,甚至是一人不断地送去钱财,一人不断地送去人才。
而宁远侯虽说没送去什么,可他身边的第一智囊直到现在还押在应城,可他屁都没放过一个。
这中间种种事,都在告诉天下人一个信号。
如今天下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应城。
因此很多饱受战火的百姓都开始往应城迁徙。
只是如今应城接纳的人口早就开始趋于饱和,不过幸好杭拾甫早就做好了应对此事的法子。
其中相关的规则也在运用当中了,因此应城也没因源源不断来的百姓而乱了套。
等阿青他们靠近应城时,应城的城墙已经初见规模。
庞大的人力物力,加快了进度,巍峨的城墙也有了大致的雏形。
虽然还未完工,可是光光这样,见到的人也不自觉地被震撼了。
阿青的马车入城时,城门口早就排上了长龙一样的队伍。
这些人得由在城门口专司户籍的官员询问以后,符合应城章程的才能进去。
否则是入不了城的。
而这还仅仅只是依附于应城的附属城越州,越往里走,越靠近应城,条件就更为苛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