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她一个人,卖卖点心做做针线,如今还会些文墨营生。便是实在贫苦,草衣木食,能安安心心,自自在在地吃饭睡觉,比什么不强。
还好,主子纵然再才貌斐然,从始至终,她还是守着自个儿的心,从未动摇过分毫。
一连数日,楚山浔果真如他说的,会看顾好她,不再叫旁人欺负了她。
只要邹先生下了学回去,不论是抚琴习字还是研读典籍,他总是把福桃儿叫进书屋里。也有遇着难下笔的文章,挑灯夜战到二更时分,便也拉着她陪着。
读起书来,楚山浔端坐行吟,全然成了个刻苦的谦谦君子。对着福桃儿,便还是同王翰林在时一样,他读的书到底多,高兴时还会同她指点一二。
既然相安无事,福桃儿也就不多提出府之事,省得又触了他的逆鳞去。
一日三顿,她也陪着楚山浔吃,竟意外地发现,主子桌上俱是各色精致素菜,若有荤腥,也都些白切凉拌的清淡菜色。
除了偶有讥讽逗弄,这段时日,她吃得精细清淡,养了胃口。夜里陪读时,只要一不小心打了个哈欠,便会被勒令去外间歇着,等醒来时,身上总会适时地多上件薄衫。
扪心自问,从那日藕生苑回来,她同主子摊牌后。这段时日,是她来楚府后过得最舒服的,甚至比在家作活还要轻松两分。
只是每回夜里留的晚了,第二日那两个送药的丫鬟便会如期而至,端上一盏黝黑苦涩的汤药。她只是思虑了一瞬,便打算瞒下,每次都是仰头一饮而尽。
直到有一日清晨,她照例站在内院门前喝药,苦涩的汤药才饮了一口。忽然一只骨节纤长的手伸了过来,夺过碗盏,看也不看就朝地上掷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