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并没有任何关系。
“一个学校的,曾经见过,”
他说,“但是,这和我们的讨论有什么关系?”
少年班不是淘汰制。
他偷听过谢雁和谢郁的聊天,他们谈论的,并不只是课程里的内容,还有很多从未听过的理论。
宋修竹回去查了,才知道这个理论原来是刚发表的国外文献,而且是英文的,还没有翻译版本。
谢雁能接触到这些层面的信息——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但在他看来,她的思维和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
她有一种别人没有的敏锐,自信和超前的观念。
一句话,他想和她一起学习。
“以后有问题,你也可以随时和我一起讨论。”
谢雁不知道他和谢唯意的关系因为她的出现,还没发展就夭折了,但她并不排斥宋修竹参与他们的讨论,多一个人就多一个思路。
思想的碰撞,可以让人进步。
谢郁推着自行车过来,“姐,走了。”
谁知道,宋修竹也推出了一辆车。
车身漂亮,颜色高级,还印着一看就知道这玩意儿价值不菲的品牌logo,全球限量一百。
谢雁:“宋同学,你们家的小轿车呢……?”
宋修竹面不改色:“家里经济紧张,卖了换钱。”
他说,“以后我和你们一起。”
[评论区:经济紧张]
[评论区:笑死,那你至少买个普通的自行车吧,全球限量是认真的吗]
[评论区:你不对劲]
从此,同舟的少年自行车队多了一个宋修竹。
谢郁从一开始的排斥,到后面,也接受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