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留下的兵力,取胜不是没有可能,但少说要僵持三五日,没想到竟如此快。
他不由问,“难道有援兵不成?谁率领的援兵?”
报信的人立时道,“援兵乃是、乃是……”
穆行州都急起来了,让那人快些说,“援兵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报信的人一脸为难,“小人也不知道算不算援兵,但咱们的人这么快反攻回来,乃是得益于虞城将军俞厉的襄助!”
俞厉。
众人皆惊。
五爷默然。
报信的人还在说着,“俞厉率军襄助之后,没有靠近城池,立刻撤退返回了虞城,与咱们的兵马没有丝毫对抗。”
也就是说,俞厉这般,纯粹是为了帮助朝廷,是为了还五爷助他取回虞城之情。
营帐中不乏有将领说俞厉,“投桃报李,大将风范。”
还有人立时道,“这般有勇有谋有义的将领,若是能诏安入朝廷,就好了。”
五爷在听闻“诏安”一词的时候,也不免心动了一时。
不过他摇了摇头,“这事恐是不可能了。听说俞厉夺回虞城翌日,撤下半城俞旗,换上了袁王长子的旗帜,可见已经选定新主,又怎么会归顺朝廷?”
众人听闻,皆道可惜。
也有人道,“如今他既然领了朝廷的情谊,不若再争取一番?”
五爷闻言一笑,摆了摆手。
“罢了。俞厉是重情重义之人,认了主便不会更改,此事不必再提。”
……
后患已除,五爷直取襄阳心无旁骛,不过两日的工夫就到了襄阳城下。
襄王世子见他一路势如破竹,也晓得自己不过是困兽之斗罢了,当天便开了城门,归降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