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舒遥和陆子瑜商量过后,觉得纸包不住火,于是透露了一部分真实情况,只说陆子瑜同人合作开发了这一机子,所以他们自己就有决策权。

领导倒是很谨慎,立刻就去调查了陆子瑜,自然也发现他和研究所有过牵扯,之后一段时间并没有再提及这件事。

舒遥有些担心节外生枝,倒是陆子瑜一副完全不在意的样子,还反过来安慰她说:“按你的说法,他们但凡有点脑子,就不会对我做什么,没有人会和利益过不去的。”

其实也是舒遥关心则乱,领导重视这件事,一来确实是担心这技术来历不明,再者研究所那件事还没完全了结,他们也想借此进一步了解详情。

大约两个月后,研究所的事情终于有了定论,那位陈老师的各种劣迹都被罗列在案,其中就包括了窃取他人的研究成果,有其他研究人员的,也有陆子瑜的。

这一下,陆子瑜又被重视起来,上面还来人想要正式吸纳他成为一名研究人员,但被陆子瑜拒绝了。

理由还是现成的,只道他经过上回的事故后,记忆力和精神力大不如前,没有足够的精力应对研究工作,而且他对实验室有了心里阴影,无法再胜任这一职位。

这些都有据可查,泄漏事故造成的缺氧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的伤害,尤其陆子瑜当时还救了那么多人,等于是承受了比别人更多的伤害,而且事故中的一些研究人员的确出现了心里障碍,虽然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来缓解,但这种心理问题完全是因人而异,陆子瑜年纪轻,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点完全说得过去。

见他们婉拒了上面的邀请,省里的领导倒是乐呵呵地上了门。

最后双方决定合作,为了交流更加正式,以便于洽谈后续的合作推广事宜,舒遥他们成立一家通讯公司,而省里也设立一个相关的联络部门。

在想公司名的时候,舒遥犯了难,想要通俗易懂,又免不了和后世的撞名,想来想去干脆把这件事交给了陆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