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天气依旧炎热,好的是赵家村的补偿下来了,说来从发大水到现在已经过了大半个月了。
“二两银子,除非是茅草屋,否则我们怎么能盖的起呢,还有我们下半年吃什么,喝什么,官府就没一点救济吗”。
看着赵平带回来的二两银子,柳氏一下子火大的不行。
“茅草我去后山割,还有黄泥,那些东西要多少有多少,也不费什么银钱,这几天我跟跟着平儿他们回去盖房子去,这二两银子,留出一两给家里置办些吃的”。
“眼下天还好,咋们争取把房子早日盖起来,好歹有个住的地方,总不能一辈子住在这里,你觉得可能吗”?
老赵头说完后不自觉的叹了口气。
“等新房盖好以后,让他们三兄弟自己去县里做活计去,到过年还有几个月呢,挣些银钱回来,今年咋们的日子还是过得下去”。
“爹,镇里粮食早就涨价了,这一两银子,最多买一袋子米面,咋家这么多人,哪里够吃啊”。
刘氏也不是那种闲得住的人,她每日都会出去,转转,自是知道不少事情。
“把这个月过了就行了,等他们三个都去做活计了,饿不死你们”。
老赵头看着刘氏语气有些不满。
他们村里遭灾,一家子来投奔出嫁的女儿,可那几个亲家,平日里还挺热乎的,这一有事情,立马就躲起来。
十里八乡还有那个不知道他们赵家村的事情吗?
“你也回娘家去,看看能不能给咋家带点东西回来,一天天的什么也不干,你说我怎么就摊上了你这个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