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是自己看,有时乐安也会在书房,和他一起看,不过相比睢鹭如饥似渴般地读书速度,乐安就随意许多,甚至有时待在书房也并不看书。
两人偶尔闲聊几句,但交流仍旧不多。
如那日那般的直白孟浪之语,更是再不曾有过了,仿佛那日的急切,不过是少年一时冲动。
而少年也渐渐有了自己的交游。
许是看到了皇帝对这个名声不大好的“小驸马”的种种嘉奖,又许是日久见人心,睢鹭在弘文馆的日子越来越“好过”,几乎再没有人当面给他白眼冷脸,一眼望去人人热情可亲。
原先便巴结奉承他的不提,那些曾坚持鄙夷他的,也渐渐转变了态度。
不过,与睢鹭关系最突飞猛进的,却是以聂谨礼等人为代表的一众人。
那日之后,聂谨礼等又与睢鹭相约了几次,而每一次,都会为睢鹭介绍更多的人认识。
这些人官品未必都如聂谨礼一般高,但却毫无例外的,都是曾经与乐安相交瓜葛甚深之人,更是如今朝堂上的实权之人。
他甚至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由乐安一手提拔的宰相汤明钧。
因为这,甚至还引起一些弘文馆学子的嫉妒,背地里又说起他的小话,说他不是世家,却胜似世家,想必日后在那些大人的提携下,必定是升迁无碍,前途无量。
睢鹭偶然听到,也只笑笑。
他自然不可能因为旁人的一二闲言,便影响着自己正常的人际交游。
尤其是聂谨礼那几人。
明明都是日理万机的朝廷要员,却还能耐着性子,跟睢鹭这个甚至还算不得入仕的晚辈以平辈相交,除与他聊一些朝堂政事、为官之道外,还常常会考校他学问,解答他读书时的疑惑,而他们这些在朝堂实权位置浸淫已久的官员们的见解,又比弘文馆学士们这种专研学问的,更切实和具体,每每都让睢鹭受益匪浅。
他们没有保留,毫不藏私地教导睢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