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倒不知道,自己在周先白那里的评价竟然这么高。
乐安对周先白的确算是有恩,知遇提携之恩。
可这样的恩,她又何止对周先白有。
延熙三年,包括此后数年,乐安几乎主持了每一次科考,而每一次录取的寒门士子,或与势大的世家关联不大的士子,许许多多,明里暗里,都受到过乐安的帮助,而最后,这些人也几乎都成了乐安的人,包括如今在朝堂上的诸多朝臣,汤明钧、聂谨礼、黄骧、刘思撷……
其中自然也包括周先白。
只不过周先白一直在地方任职,乐安已经许久没见过他了,尤其四年前不再管朝政后,不仅不再见,连联系都几近于无,因此乐安也不知道,周先白去了宋州后,竟然还办了这样一件事儿。
更不知道,他竟跟个少年人这样说起她。
“若不是周大人,我此时恐怕还在奔波逃命,大仇未报,冤屈难伸。”睢鹭又道,声音轻轻的。
有温暖的笑意一点点从乐安眼底泛起,她也轻声道:
“周先白是个好官。”
“嗯。”睢鹭点点头,而后看向乐安。
“所以,我很好奇。”
“提携了周大人的您,又是个怎样的人。”
“毕竟,若没有周大人,就没有此时的我,而若没有您,便也没有此时的周大人,同样的,也没有此时的我。”
所以,某种意义上而言,在此之前,乐安虽未出现在他的生命里,却又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命运。
所以,在来京城之前,乐安公主这四个字,就已经深深印在了少年的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