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热情,差点让晏姝吃不消,她跟胡蜜儿约好了下次过来参观学习的时间,回去后就写了张便条,让晏泓给杨怀誉捎了过去。
杨怀誉办事利索,第二天就去围堤村走访调查去了。
七天后的革命导报上,又是头版头条,深入报道了围堤村村民生活的现状。
笔锋犀利,入木三分,把古老的沿水而居的生存智慧所带来的隐患刻画得叫人满是唏嘘。
这不是哪个领导的错,也不是哪个政策是错,是地利不给力,是这里生活的百姓没得选。
于是周书记又有得忙了,亲自去围堤村实地考察,表示今年冬天上河工挖出来的土,一定全部优先供给围堤村垫地。
而这一天的革命导报头版的右下角,还刊登了一则消息——那个被婆家抢走了口粮田带着女儿流离失所的年轻女人,终于把地拿回来了!
这个消息简直一石激起千层浪,农村千百年来的传承体系,正在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新观念所扭转。
*
晏姝和杨怀誉的证明信都开完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事了。
为了掩人耳目,晏姝还特地叫上赵保华这个老实人给她打掩护,赵保华已经死了心,帮她做做戏,哄哄那些喜欢嚼舌头的人也没什么。
等晏姝开完证明信出来的时候,赵保华还是劝了句:“三妹,你到底是个女人家,以后那些喊打喊杀的事情少做,不然不管哪个男人,都会被你吓跑的。”
这话晏姝不爱听。